甜醅
甜醅是天水乃至西北老百姓喜欢的一道甜食,其味香甜,酒味甘醇,有健胃消化、提神益智的功效。甘。据传甜醅从唐代时就是西北人居家食用和招待宾客的美味,杜甫曾在《客至》一诗中写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旧醅,便是酒醅,亦称甜醅。酿造天水甜醅的原料有小麦和莜麦两种。先将小麦或莜麦潮水、去皮,淘洗干净后倒入锅内煮熟,再放置到案板上晾冷。按一定比例将将甜醅曲均匀搅拌在粮食中,装进缸或盆内,置于火炕上,上覆保温物,温度以30度左右为宜,两天后,甜醅发酵结束即可食用。天水甜醅尤以麦积区石佛镇酿制最为有名。
猪油盒
天水猪油盒制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天水地方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是从清代宫廷中传来,因此当地人称它是宫廷点心。
天水猪油盒制做工艺复杂精细,用料讲究,主料为上等精面粉,辅料有生猪板油、大葱嫩芯、胡麻油、精盐等。制作方法是:精白面粉发酵待用;另取油、面等按比例制酥;大葱嫩芯切成细末。完成上述工序后,按比例加碱进行反复揉制,直至揉到精柔有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胡麻油,揪成一两重的面团,把面团按扁,包入生油酥卷拢,按扁,包进生猪板油、大葱末、精盐等,捏拢收口即成圆形猪油饼生坯。鏊子置火上预热,在鏊内抹上少许胡麻油,鏊烧热后,将生坯放入鏊内稍烙一会,即在鏊内调入适量胡麻油,待生坯半煎半炸至金黄色时,从鏊内取出,置于炉中烘烤至熟。经烙煎烤的综合加工,故具有外焦里嫩、滋味浓香、色泽绚丽、油而不腻、酥而不碎的特点,深受当地人民和外来游客的青睐。
碎面
碎面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是天水地区清真面食的一种。碎面的做法是把面擀成薄面片,切得又细又匀,形似雀舌。碎面的臊子非常讲究,将鸡肉、豆腐、苏卜切丁,炝炒后用鸡汤浇烩。雀舌面下熟后浇上臊子,撒上香菜、菠菜、胡萝卜丝等,根据个人口味调上盐、醋、辣椒等即食。
麻食
天水人做麻食颇有讲究,先把面擀成圆片切条,再切成小方块,用大拇指搓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麻食的臊子是将肉类、豆腐、萝卜切丁再配上黄豆、木耳、黄花、葱花等炒好备用。水沸将麻食下入锅内,掺以炒好之菜,煮熟即可食用。吃时可撒香菜末,调入油泼辣子、酱、醋等。麻食入味、爽滑、易消化,是天水人极爱吃的家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