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来源于历史故事,佛跳墙来历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15:45:52

众所周知,闽菜素来以擅长烹饪山珍海味著称,而佛跳墙更是其中翘楚。“佛跳墙”一名,我们大可附会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传言上,但如果要输出海外,如何翻译却是个不小的难题。

如果直接逐字翻译为“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 ”,喜感十足,但对西方人来说则完全不知所云。也有煞费苦心译成“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汤炖蒸鲍鱼配鱼翅鱼肚)”的,特意点出几种关键食材,可不免也以偏概全,让海参、蹄筋等无地自容了。倒是另一种不太流行的译法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用小火烹制的各式肉类和蔬菜)”,虽然说得过于泛泛,但总算还接近于佛跳墙的本质——杂烩。

佛跳墙来源于历史故事,佛跳墙来历简短(5)

“高级大杂烩”。© baidu.com

用梁实秋的话来说,佛跳墙就像是“一锅煮得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其实国内很多大菜名菜都是杂烩,不过在食材种类和用料多寡上存在差异。比如安徽的一品锅,其做法是取大锅一只,层层码放猪肉、鸡肉、笋干、油豆腐、白菜、肉圆等,一锅炖好后大家一起举箸向下层层吃去,随性而热闹。

还有杭州的“全家福”,是主人家必备的传统年菜。一锅至少置入十种食材, 白菜、粉丝、发皮(猪皮)和冬笋打底,其间铺上猪肚、鸡块、大虾,再加上手作的鱼圆、肉圆和蛋饺等同炖。若是旧时的大户人家,还会添几味鲍鱼、海参提鲜摆阔。这些大杂烩菜式往往是费时费力的“硬菜”,煨煮到最后总是主料和合,不分彼此。

而国外也有类似的大杂烩,例如立陶宛的Troskinys ,就是以陶罐炖煮一些平民化的食材,如牛肉、洋芋、番茄和酸黄瓜。但无论这些材料炖得如何烂熟都仍旧保留着本味,肉是肉,菜是菜,你我之间分的一清二楚,与国内的大杂烩迥异。

佛跳墙自然也是高级食材的杂烩,但并非一锅乱炖,不管吊汤还是煨制都得颇费心力。鲍鱼、鱼翅、海参之类,身价不菲,但与鸡鸭鱼肉相比,毫无性情,不能自成一味,是袁枚笔下的“庸陋之人”。烹制此种食材常常要以好汤去㸆,使之入味的同时保留其软而不烂的口感。

因此煲佛跳墙的汤底便很关键,番鸭、母鸡、上排等原料要经过两天的熬煮才能制取备用的高汤。接着取一只陶罐,依次堆放泡发好的主料,灌入高汤,佐以香料,荷叶密封后再以文火煨制半晌。这时汤里的数十种原料早已互为渗透,味中有味了,无怪乎能引得我佛跳墙来求。

佛跳墙来源于历史故事,佛跳墙来历简短(6)

盛置佛跳墙的坛上多有“正宗”二字。© 余十七的民族梦

佛跳墙来源于历史故事,佛跳墙来历简短(7)

味道醇正,用材“豪奢”,预制菜的模式又使人不必远赴福建寻味,兼顾“面子”和“里子”的佛跳墙自然成为席上大菜的不二之选。而腰包鼓起来的大家选购菜肴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无非是道地和正宗。

《沧浪诗话》里说“市缣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售卖丝织品的商贩都要分出道地与否,何况是号称“闽菜之首”的佛跳墙呢?

评判正宗必须回溯历史,在佛跳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历史中,福州百年老店聚春园是绕不过去的存在。据聚春园自己的介绍,佛跳墙是其创始人郑春发的杰作。不用入店,门口一对楹联——“聚多冠盖,春满壶觞”就向络绎不绝的食客亮出其辉煌的历史。

聚春园确实也配得上这份荣誉。早在1984年,聚春园佛跳墙就曾两度入选国宴,作为当时的首席大菜,先后被端上宴请西哈努克亲王和美国总统里根的餐桌。六年后,还被国家商业部授予中国烹饪最高奖"金鼎奖",自此,聚春园的声誉达到顶峰,佛跳墙也一跃成为无上尊荣的名菜佳肴。

佛跳墙来源于历史故事,佛跳墙来历简短(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