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碧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凡是她走过的地方,没有不回购的。
1997年,工厂扩大规模重建,“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和绝大多数创业的精英人士比起来,陶华碧的创业之路虽然笨拙,但她却凭着一腔孤勇、用最朴实的办法,打开了公司的局面。
随着公司的一步步壮大,陶华碧面临着更大的难题,那就是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员工逐渐增多,公司的业务千头万绪。而陶华碧没有文化,更没有管理经验,想要管理这么大的公司,太难了。
这时,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儿子李贵山,毅然决定辞去铁饭碗,回家帮助母亲。
因为陶华碧不会写字,公司所有的规章制度都由李贵山起草拟定,因此他也成了母亲的左膀右臂。
在母子俩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越来越正规化,产值高达几十个亿,每年都是贵州省的纳税第一名,逐渐成长为比肩茅台的贵州知名品牌。
然而,每个人都有垂垂老去的一天。
能干如陶华碧也避免不了年华老去的命运,转眼,“老干妈”在她的带领下,走过了20年,而她也已经快70岁了,渐渐萌生了退居幕后的想法。
2014年,陶华碧将股份分给两个儿子,大儿子李贵山主管销售,二儿子李妙行负责生产。
看似分工和谐,然而,老太太放权不到3年,“老干妈”就走上了下坡路。
大儿子李贵山对资本游戏有着非比寻常的狂热,对“老干妈”不融资的行为早就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