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作物产量不小,又会自行再生和分蘗(念niè,就是大芋头自然分出小芋头),扔地上就长,不用操心,所以食用史甚至长于水稻。从人类半耕半放的管理芋头到今天,至少有一两万年的历史了。驯化芋头的同时,人们才把眼光瞄准了水稻,形成了今天的农作物。
可以说,没有芋头,就没有亚洲种植业后来的发展,人类的进程就可能因此而改变。换句话说,没有芋头,可能就没有今天看公众号的你了。
叫“芋”的不都是芋头
小时候在北京吃到的芋头,都是鸡蛋大小的。后来看《宰相刘罗锅》,才知道南方有小西瓜那么大的“荔浦芋头”,惊的下巴掉到地上。
图片来自:《宰相刘罗锅》
这哪是“荔浦芋头”,分明是“离谱芋头”嘛!我心想真是橘生淮北为枳啊,南方果然是鱼米之乡,芋头都那么大!
荔浦芋头
图片来自:cyone.com.cn
后来我才知道,北方的芋头和南方的芋头根本不是一个玩意儿。芋头是天南星科芋属的植物,大名就叫芋,也叫芋艿,芋苗等等。
根据分蘗方式的不同,芋头大体分为三类:一种母芋不好吃,分出来的小子芋、孙芋才好吃,这种叫“多子芋”,也就是北方种植的芋头;另一种子芋数量很少,母芋大而好吃,叫“魁芋”,就是南方常见的那种;还有一种母芋好吃,而且直接能分出很多个大母芋的,叫“多头芋”,广西、台湾盛产。
制图:信浮沉
有人肯定要问,不是还有种“魔芋”吗?属于那种芋呢?哪种都不属于。魔芋和芋头是亲戚,同属天南星科,不过是魔芋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