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火车转弯时受力,细节不讨论了,结论是轮缘在内侧很科学。
"出轨"现在变异为社会热词,含义大家都知道,但在铁路系统出轨是重大事故,意味着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中国铁路干线大都是"准轨"铁路,只有台湾特殊,它有1067mm窄轨的干线铁路,这是日本的铁路标准,台湾延续了日据时期的轨距。
这是一张世界铁路轨距概略分布图,详细的不贴了。
最宽的轨距有2134mm,最窄的600mm。
这些轨距标准大都是欧洲制定的,最初都是英制,换算成公制后有整有零,中国人记起来挺费劲。
回到中东铁路,沙俄的铁路是1524mm(5英呎)宽轨,一般认为这是出于军事考虑,他为了避免入侵的军队直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因此它的铁路轨距和欧洲不一样。
沙俄修建中东路,在正线和南支线也是采用的1524mm宽轨。但有个例外,他为掠取枕木、建筑用材和机车燃料,在黑龙江横道河子修建了一条林业专用铁路,其中有30多公里是762mm窄轨线路。
日俄战争期间,沙俄步步后退,把机车车辆尽量都撤退到北方,日本占领中东路南支线,但是日本是1067mm(3英尺6英寸)轨距,机车车辆都与之配套,1524mm机车车辆国际上也不容易采购,所以日军经常用人力推动俄军遗弃的车皮运送,由此看出来不同轨距的军事作用。
日军决定改修占领区内的中东铁路以供利用,1904年5月25日以陆军为中心成立铁道提理部。为了战争期间应急,在修复被俄军破坏的铁路和桥梁的同进,还将轨距缩小,以适应从日本运来的机车和车辆。
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长春以南铁路(即南满铁路)和沿线地区的控制权,为加强对东北的控制,抗衡沙俄势力,把安东(丹东)到奉天的战时应急便线铁路改修成准轨铁路,称安奉铁路。原南满铁路1907年也开始了由1067mm再改到准轨的扩轨工程,1908年5月完成。
日本在南满铁路上这通折腾,耗资巨大,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这和日本的大陆政策有关。尽管近代史上对"田中奏折"的真实性有不同看法,但日本的大陆政策事实上是存在的,尤其是甲午战争后,日本扩张的野心膨胀,以赌徒的心态发动了日俄战争,战争的结果更是刺激他决心走上辽阔的亚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