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儿童怎么自律,8岁孩子怎么学会自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3:18:22

很多人会对这个实验嗤之以鼻,并认为延迟满足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一碗毒鸡汤。

的确,成年后的我们会发现,试图靠意志力坚持忍耐,其实非常消耗人,且不怎么管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棉花糖实验的原作者沃尔特·米歇尔教授还对实验进行了许多变形,就比如:

有时研究人员只告诉孩子基本设置,等待就有奖励;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等待的时候,房间里有许多玩具,你可以去玩;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你可以在等待的时候,想想那些有趣的事情。

结果的差距非常明显,什么建议都未得到的孩子仅仅等了30秒;

而有玩具玩的孩子,平均等待了8分钟;

想一些有趣事情的孩子,平均等待了12分钟。

八岁儿童怎么自律,8岁孩子怎么学会自律(9)

米歇尔教授在实验完成后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在实验过程中,那些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几乎都不懂得延迟满足,无法通过测试。

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员的承诺,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只有靠行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某种程度上,延迟满足所带来的自律表现,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信任程度。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

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

自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照顾,自我珍惜。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

下雨了,这位母亲担心大儿子的盐受潮了,卖不出去;天晴了,母亲又担心天不下雨,小儿子的伞卖不出去。

就这样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她都愁眉不展,没有一天的是开心的。

一天,她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向他诉苦,先生跟她说:

”你为何不换一种心态看待这件事呢?

如果下雨了二儿子的伞能够多卖一些;如果天晴了,大儿子的盐也好卖了。

这样想,不是每天都可以开心一些吗?”

想让孩子变好,就请先放过自己。

面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折磨,我们与其和孩子痛苦地内耗着,不如积极乐观地迎接孩子最真实的模样。

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着他自己的闪光点。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