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正宗的狗仔鸭做法,恩平腊鸭的正宗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8:25:23

19世纪中叶,美国、加拿大相继发现金矿,再加上铁路的修筑,需要大量的华工。人们在乡下受够了望不到头的苦日子,便相约漂洋过海出国谋生。尤其在鸦片战争前后,《开平乡土志》记载,当时“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

但无论船只漂得多远,受中国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影响,回乡“买地、起屋、娶亲”才是亘古不变的主流。于是,这些原本来自万里之外的西洋风物,便随着开平人的脚步,落入中国乡野之间。

恩平正宗的狗仔鸭做法,恩平腊鸭的正宗做法(5)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碉楼。你很难想象,具有古罗马、巴洛克、哥特式风情的建筑会出现在中国乡下,开平是个特例。

在鼎盛时期,开平人用3000余座碉楼填满乡野间,光是在1912-1937年间,就有1490座碉楼诞生,尽管风雨飘摇,但至今仍有1833座碉楼保存下来。当时连童谣都有得唱:“燕雀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

恩平正宗的狗仔鸭做法,恩平腊鸭的正宗做法(6)

恩平正宗的狗仔鸭做法,恩平腊鸭的正宗做法(7)

但这些碉楼并非“照搬”西洋风格,而是结合家乡洪涝、匪患多的特点,碉楼平地起,分为更楼(预警)、众楼(防洪避匪)、居楼(居住)三种类型,看似“不中不洋”,但正如张国雄教授所言:“它(碉楼)不是文化移植,而是文化的吸收和创造……这样一种‘不土不洋不中不西’的建筑,全世界唯一,更具世界意义。我愿把它称之为‘中国农民的创造’。”于是,锦江里、马降龙、自力村和三门里这四处作为“开平碉楼与村落”代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世遗”。

恩平正宗的狗仔鸭做法,恩平腊鸭的正宗做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