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烙糕的做法,烙糕的正宗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7 22:53:15

早年入冬天气一凉,农村就进入了农闲的时光,家家妇女就开始推粉面儿,粉面就是玉米磨成面粉一样细就叫粉面儿。平常的时节玉米面要磨的粗一些,用水泡几个小时后蒸出来的窝头口感非常松散,玉米面太细蒸出来的窝头就会死硬死硬的,玉米面磨的粗,往下咽的时候就有点感觉剌嗓子,农闲了,家庭主妇都有了时间,就开始磨粉面儿,蒸烙糕,这叫粗粮细做。

早年的时候农户人家的口粮还主要是玉米,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小麦面粉也叫白面,在做烙糕的时候,家境好的人家会在玉米粉面儿中加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白面提升口感。烙糕一年做一次,一般家庭要做几百个,要用三四个大面盆发面。那个时候农村还睡火炕,家里人就把炕头让出来,把面盆放在炕头发酵,两天以后基本就发酵好了,主妇就在灶台前支上两个烙糕子锅,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到邻居家借一个来,两只烙糕子锅摊起来比较快,也正好能忙的过来。

烙糕子锅直径25公分左右,锅底向上凸起是个龟背,以便面浆自然下流,四周有沿儿阻止面浆溢出,上面有个铁盖儿,带个提手,锅下有三个3公分高的爪儿,摊烙糕儿的时候要用砖架起来,以增大下部空间,好添柴火。农村摊烙糕儿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玉米芯儿,玉米芯儿底火足耗时长被家庭主妇们喜欢。

锅支好,火烧热,面浆调的浓稠合适再加点儿糖精,面前还要放半碗食用油,碗上横着一根用筷子和布做的大棉签儿,先用大棉签沾油在锅面儿上涂一层,这是为了揭锅的时候免得烙糕儿粘在锅上,也有的家庭切块肥肉用来涂抹锅面儿,效果一样。锅面儿涂好油,用饭勺舀一勺面浆往锅中间一倒,就听“滋啦!”一声,面浆就向四外流,流到锅沿儿处堆积了一点儿,正好形成了烙糕儿的饼边儿。盖上锅,面浆中的水分开始受热蒸发,在锅盖儿上凝结,形成水珠顺势流下,当流到边缘坠落掉在下雨锅沿儿上时,又会发出“滋啦!”一声,主妇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烙糕熟了,提起盖儿,用铲子对折,铲出,涂油,倒面浆开始做下一个。两个锅错落有致,基本上不到一天就摊好了几百个烙糕儿,码在笸箩里放在阴凉的屋里冻上,吃的时候热一下就可以。

烙糕儿口感最好的时候是刚出锅儿的时候,与锅面接合的地方结了一层锅巴,热热的烙糕儿表层糯香粘牙不小心还会烫到嘴,底层脆脆的还有“咯吱咯吱”的感觉,以后再加热的时候“咯吱咯吱”的口感就没了,刚出锅儿的那种香糯感也差了很多,但是总要比窝头的口感好上很多,而且,只要是家家摊烙糕的时候,孩子们就快放寒假了,就快过年了,少年时盼望中的好日子就渐渐的来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