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人人都会哼唱的《小放牛》,也和赵州桥的神话故事有关。
桥栏杆上雕刻的龙兽花草,以及蛟龙盘龙等神兽意象,无一不表明着赵州桥精神文化底蕴之浓厚。
赵州桥自建成后经历多次修缮,到近代民国时期,桥面已然坑坑洼洼。
1933年,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同事来到赵县考察当地建筑,一眼便被赵州桥所吸引。
梁思成在文章《赵县大石桥即安济桥》写道:
“这一次考察赵州,不单是得见伟丽惊人的隋朝建筑原物,并且得认识研究这千数百年前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
寥寥几行便表达了对赵州桥的赞叹,以及发掘古代奇妙建筑的欣喜之情。
在对赵州桥进行测量过程之中,梁思成却发觉赵州桥身上“毛病”不少。
桥西面五道券于明末毁坏,桥东面三道券,则在乾隆年间崩落,却一直没有修葺。
赵州桥的东面已经有十分明显的动态趋势,如果不及时修复,那么损坏必然会越来越严重,这存在千年的历史瑰宝,也会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