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额外添加蔗糖、麦芽糖、果糖等添加糖的芝麻糊,很容易升血糖,即使没这些添加糖,添加了麦芽糊精的无糖芝麻糊,其实升血糖也挺快的,这是因为麦芽糊精本身容易消化成葡萄糖,而粉碎成糊的大米,本身升血糖也快,总之对于血糖高的人,最好别吃芝麻糊,如果就喜欢芝麻的味道,可以做馒头、面包、杂粮粥时加点芝麻或芝麻粉。
五、芝麻油冷榨品质更好,热榨更香国标中芝麻油的质量指标主要有色泽、气味、滋味、酸价、过氧化值。
研究显示,跟热榨芝麻油比,加热温度只有50-60摄氏度的冷榨芝麻油,色泽、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都更优秀。[10]
不过冷榨油氧化稳定性不如热芝麻油,开封后最好密封好冷藏储存;另外冷榨油没有热榨油香,如果吃芝麻油就图个味香,那就选热榨油。
今日互动:关于芝麻及其制品,你还有哪些疑问,留言互动吧。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M].科学出版社,2016
[3] 台湾食品营养成分资料库(新版)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t=3&p=4
[4]张佩, 程蜀黔, 谭书明. 不同焙烤方法对黑芝麻香气成分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5):206-210.
[5] 赵赛茹, 张丽霞, 黄纪念,等. 高温焙炒对芝麻及芝麻油主要成分的影响[J]. 中国油脂, 2016(2):34-38.
[6]黄玉华, 邓泽元. 芝麻中脂肪酸成分的GC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06(02):225-226.
[7]汪学德, 崔英德, 刘日斌,等. 芝麻籽中脂肪酸组成测定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油脂, 2016, 41(001):95-99.
[8]李昌, 聂少平, 谢建华. 黑芝麻黑色素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006):414-416.
[9]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t=16&p=9
[10]刘玉兰, 汪学德, 陈刘杨. 冷榨芝麻油和芝麻饼的品质分析[C]// 中国粮油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粮油学会,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