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在改来改去中诗句虽变得更加顺口,但表达出来的意境感受却大有不同。比如在最接近原版的宋版中,诗句背后容易想象出李白缓缓抬起头望向明月,怀疑是地上的白霜,转而望向窗外,此时高山与明月相互映衬,宁静而优美,一个山月将月夜描绘得更加凄美。
再看如今的流行版,语言通俗顺口,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缘故,但看完宋版原作才觉得更富诗意,创作时的意境更优美,这也是《静夜思》能够代代流传的真正原因,但是回过头看,原来我们都读错了。
李白的千古绝唱,千秋万代都为之感怀,虽说是游子的思乡之情,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真实写照,虽说是文字简单上口快,但文字深度及广,没有天份和宏才是写不出来的。
世人尊称他为“诗仙”,足以证明李白的独特和伟大之处,修改后的《静夜思》依旧独特不失经典,这首诗运用了通俗的口语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看似平淡无奇,却千古传诵不绝。
由于诗人久居异地,深秋的月夜引起思乡之情,用极其精练的笔调,在时间、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中,写尽了游子对家乡故里的质朴怀念。
语言明白如话,音韵流利自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达到了极佳的境界。《静夜思》流传至今,可以说没有一首同类表达的诗与之相媲美,耳熟能详的程度与《咏鹅》不相上下。
熟悉的诗韵和诗词,总让人忍不住吟上一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的4句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词藻,只用简单的叙述语气表达远客思想之情,然而简单叙述中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泛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段的读者。
这样言简意赅的豪放表达永远不会过时,无论经过多少次修改的《静夜思》依旧保持独特美韵,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都会用李白的这首诗表达思念。
对着月亮思念着故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家乡的一山一水和一草一木,思念逝去的青春年华和往事等等,郎朗上口中“诗仙”李白和他的《静夜思》也将继续流传下去,中国古代诗词经典也值得后人一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