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提醒大家,转诊一定要让医院给开好转诊证明再去看病。
说完异地就医的受益人群,咱们再来看看这报销政策,目前,咱们国家异地就医遵循的原则是“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简简单单15个字,信息量还是很大的。不过大家不要担心,咱们举个栗子,保证你听完就懂。
假如说小保我在东北缴医保,现在来北京看病啦,看病期间的医疗费哪些能报销哪些不能报销,参照的是北京市的医保目录;而报销的起付线,报销比例和最高报销限额等参照的是东北老家的标准,就医地管理是说我到北京就医,北京市医保经办机构要向我提供跟本地参保人一样的服务和管理。
为啥这样定呢,当然不是说政策制定者一拍脑门就定出来的。
一个是“就医地目录和管理”减少了各省因为医保目录不同导致的不同报销的情况,也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合理实施治疗,毕竟北京的医生也不清楚东北那疙瘩医保目录有啥不同,万一用的药不在东北的医保目录内,这不吃亏的都是咱们患者。
报销待遇执行“参保地政策”是为了保证同一个地区参保人员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的基本均衡。各地经济水平不同,缴费金额和报销待遇都是不一样的,不能说你在东北缴着医保,享受着北京的报销待遇,这不就乱套了不是。
了解了异地就医报销原则,再来看看异地就医流程,第一要先备案,这一步非常重要,第二是选好定点医院,然后再持卡就医。
现在我们在手机上,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支付宝上就可以快速完成异地就医备案,顺便也就直接选择定点医院了,非常方便。部分省市考虑到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实际需求,还完善了“线下办”“电话办”等便民渠道。
既然都实现联网直接结算了,为什么还要备案?
现在之所以把备案作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前置条件,主要是为了提高群众跨省就医的可靠性和成功率,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防止欺诈骗保的出现。
大家到省外医院就医,涉及到结算的主要有两个时间点:
一是办理入院登记,这是入门。患者的信息需要通过国家结算系统传回参保地进行确认。
二是办理出院结算时。患者的信息和相关费用的信息需要传回参保地来计算待遇,再传回医院,医院完成与病人直接结算。相对于13.6亿的参保人员,如果我们建立一个事先的备案制度,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百万量级的备案人员库,就可以精准锁定跨省异地就医人员,极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节省大家时间。
另一个原因用罗翔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法律上允许,但是不提倡。
我们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给确有需要的人群一个便利条件,但不是鼓励所有人都到北上广来看病,从咱们自身的角度考虑,还是希望大家健健康康不生病,万一生了病优先选择就近治疗,毕竟去外地看病人生地不熟,一人得病,全家出动,看病得花钱,交通吃饭住宿也是不小的开销。对我们个人和家庭来说也不合算啊。所以,没啥大病别乱跑,就近治疗就很好。
最后就是持卡就医了,现在大部门地区都开通了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同样是在手机上(国家医保服务APP/微信/支付宝)激活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来使用,方便大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