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
罗曼什语其实就是古罗马官方语言的一种变种,该语言与法语以及意大利语相同,都属于拉丁语系。
直到2001年,罗曼什语才被瑞士格劳宾登州确定为官方语言。而且罗曼什语作为一种小语种,在瑞士甚至还存在着5种方言,也算是名副其实的“一个村一种方言”。然而在今天的瑞士,甚至有5%的家庭已经开始将英语作为生活中的主要交流语言。
(瑞士)
这当然是因为英语作为全球语言在全世界的推广,但是同时也是因为二战时期开始的“瑞士移民潮”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新移民大多数不懂瑞士任何一种官方语言,但是他们普遍懂得英语,而瑞士本国有英语教育。
因此英语成为了新移民与老公民之间的交流媒介,这也使得英语在瑞士的影响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包括塞尔维亚语,西班牙语以及克罗地亚语在内的新移民语言,在瑞士语言领域中的占有率也在变得越来越高。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瑞士政府甚至不得不推出了“国语优先”政策,以保护国内的四种官方语言的占有地位。这也是对瑞士自身文化的一种保护,算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话说回来,瑞士的多语种制究竟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些新语言不能加入制度呢?
(瑞士)
三、瑞士多语种制的由来瑞士的多语种制度其实与瑞士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瑞士地处中欧与西欧的交界地,毗邻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与法国。而瑞士的四种官方语言中的三种,恰好与这三个邻国有关。
这也使得瑞士很难将其中一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因为这种行为必然将会削弱瑞士作为一个国家的“独立性”。因为无论是将任何一种语言列为国家的官方语言,那么瑞士的国民必然将会对其文化母国产生仰慕情绪与认同感,而其他民族也会由此产生强烈的不满。
而周边邻国对瑞士的这种影响,却又是实际存在的。因此瑞士只能采取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那就是将瑞士打造成一片“自由之地”,将国内三种主要语言全部都列为官方语言。这种做法,自然也弥合了瑞士各民族之间的分裂态势,将瑞士人仅仅的拧成了一股绳。
(瑞士人)
瑞士的凝聚力并不来源于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一种文化,而是来源于“我们本身”,来源于瑞士这个国家的多元与文化包容性。可以说,瑞士是成功处理“小国家,多民族”问题的典范正面案例。有正例自然就会有反例,苏联与奥地利其实都是反例。
当然,瑞士的这种做法也并非是在哪个国家都适用。例如南斯拉夫,这个国家曾经也试图采用一种“相对平等”的方式来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然而,南斯拉夫的结局我们所有人都清楚。之所以瑞士能够成功,而南斯拉夫必然失败,其实也和历史有着很大的关系。
瑞士国内的德语人群与法语人群,本身就不存在民族仇恨。而德法世仇与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已经是“瑞士人”了。而且瑞士国内的各州都有着类似的历史,那就是被周边大国征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