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当今世人称之为春节。古时元日又称“岁日”“上日”“正朝”等。那么,古人在这一天会干些什么呢?他们怎样庆祝这个一年一度的假期?诗词中的元日为您揭晓答案。
[清]徐扬《万事如意立轴》
插桃枝、立桃人、挂桃符,驱邪避凶桃符,又称“仙木”,战国时是削桃木为人的桃梗,六朝时是插在门两侧的桃板,隋唐称其为桃符。五代前的桃符,往往是在桃木板上绘郁垒和神荼的像或写上他们的名字。后蜀后主孟昶做了创新,要求人们在桃符上题写祝福的话,“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俾题‘元亨利贞’四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从此,桃符在驱邪镇鬼的同时,添加了祈福的功能。宋朝时,桃符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卷5记载,宋人将桃木薄板削至长二三尺,宽四五寸,板的上部绘上狻猊、白泽之类神话中的瑞兽,下面左写绘郁垒,右写绘神荼,有的还会写春词或祝祷的话。可见,宋时的桃符承载着今天年画(求祥瑞)、门神(避祸事)和春联(贺新春)的三重功能。此时,还出现了以纸张代替桃木板的现象,称为“春贴纸”。明太祖将题写联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春联。陈云瞻《簪云楼杂话》:“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今天脍炙人口的联语“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就出自明人林大钦之手。
放爆竹、做炮仗、燃鞭炮,恭贺新春“爆竹声飞”,自古及今,除夕、元日都有燃放爆竹贺新春的习俗。
唐前,人们用火烧竹节,使之爆裂炸响,为的是“避山臊恶鬼”。据东方朔《神异经》载,山臊是西方深山中人脸猴身的怪物,身材高大,丈有余,不怕人,但人被它攻击之后会生一场忽冷忽热的大病。好在山臊惧怕爆竹的声响,故以爆竹驱逐之。唐以后,人们开始在竹筒中填上火药,发出的声响更大,产生的烟雾也更浓烈,称为“爆竿”。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自宋代始,人们卷火药于纸中点燃,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之“炮仗”,亦作“炮张”。为使响声连贯,人们将多个小爆竹串联起来,引燃后,毕毕剥剥,连续爆响,是为“编炮”或“鞭炮”。宋时的爆竹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品种不下百余种,连响、双响、单响、二踢脚,不胜枚举,且质量上乘,《东京梦华录》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清]郎世宁等《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宋时的爆竹文化仍承载着驱除邪魔的美好心愿。如史浩《感皇恩·除夜》“结柳送穷文,驱傩吓鬼,爆火熏天谩儿戏”。同时也因声响大,能为节日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成为辞旧迎新、恭贺新春的重要文化符号。王安石的《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爆竹是狂欢的声音,是新年的味道。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争插新桃换旧符。
这首七绝清新晓畅,简易的几笔勾勒出元日的热闹、喜庆。人们在欢乐的爆竹声中除旧岁、迎新岁,暖暖的东风吹进院落,带来春的消息。太阳初升,破除黑暗,洒下万丈光芒,千家万户都沐浴在阳光里,举国上下也欣欣然,争先恐后地将新的桃符换上,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整首诗就像是一个贺岁微电影的剪辑,精确地捕捉普通百姓的生活片段,且都是新年节庆文化符号中的典型。全诗无一字体现“欢乐”之意,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喜悦。这喜悦来自新春场景,也来自诗人的内心。诗人的另一身份是政治家,故而此诗又别有深意。细读整首诗,有一个核心意念就是“变”,有时间的变,有风向的变,有昼夜的变,有事物的变。恰值新政初行,诗人借元日的万象更新喻国家破旧立新。诗人踌躇满志,内心希冀革除时弊、变法畅行,像迎接新年一样,迎接一个崭新、政通人和的时代。
满庭芳元日
赵长卿
爆竹声飞,屠苏香细,华堂歌舞催春。百年消息,经半已凌人。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岁还新。惊心事,安仁华鬓,年少已逡巡。
明知生似寄,何须苦苦,役慕蹄轮。最难忘、通经好学沉沦。况是读书万卷,辜负他、此志难伸。从今去,灯窗勉进,云路岂无因。
这首词对儒生来说颇为励志。上片爆竹声声、推杯换盏、歌舞升平,词人寥寥几笔勾勒出节日的喜庆。而这喜庆的情绪在一个“催”字后戛然而止,“催”可以是“催促”,也可以是“催逼”,春天不是自然而然、款款而来的,春节已过,而春天还远。元日里,年近半百之人最易叹老,似乎这是人生的一个节点。《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有一义,即为年老。词人感叹人生百年,已迫近一半,说明此时的他应是个中年人。词人惊讶地发现青春倏忽而逝,双鬓已添白发,而自己仍失意潦倒,功名未成,落寞的内心与喧闹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下片词人满怀新年愿景。人生本过客,何必苦苦追求仕途,为碌碌功名羁绊?通经好学、读书万卷本就让人着迷,更何况壮志未酬?尾句词人发下新年誓愿,决心要再接再厉,可见其对前途充满信心。赵长卿之词以文辞通俗而著名,通读整首词,词人仿佛与读者相向而坐,时而低语,时而激昂,娓娓地说着新年的心事与心愿。
[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的元日: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的隆盛时代,统治者深知民意民风对治国的重要,遂将制定礼仪制度、导引民情风俗纳入朝纲。从《贞观礼》《显庆礼》到完备的《大唐开元礼》,都对朝堂内外的节日礼俗做了规定,“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元日前后是法定假日,朝中官吏均有七天假期。假日期间,宫中会举行隆重的贺岁仪式,皇帝、官员、民众集体狂欢,辞旧迎新。
元日凌晨,东方未曙,百官早已身着朝服纷纷入朝,皇帝、皇太子、皇后和太后要在这一天接受大臣、命妇的朝贺。贺岁庆典随着破晓的微光正式拉开,“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唐太宗《正日临朝》)。
元日仗
张祜
文武千官岁仗兵,
万方同轨奏升平。
上皇一御含元殿,
丹凤门开白日明。
这首诗描述的是唐玄宗元日坐含元殿,举国贺岁的场景。整首诗时空交纬,有空间上的拓展,从内宫到市井;有时间上的延伸,尾句一个“开”字带出东方既明,万丈光芒喷薄而出的画面感。诗中善用数字,由首句的“千”、句二的“万”,道出了朝堂人才济济、四海晏清的开元盛世;句三的“一”,则将诗歌的气氛推至肃穆。张祜擅作宫体诗,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称其“千首诗轻万户侯”。
岁日作
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
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
手把屠苏让少年。
此诗为顾况晚年作品,其晚年诗中常以“悲翁”自称。历经仕途的落拓,而今寂寞归隐,又恰逢岁序更替、老之将至,难免生出蹉跎之感。这种对身添一岁、年华老去的悲伤情绪在时令节日尤为强烈,正如刘勰所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首句“不觉”道出了诗人对衰老的猝不及防与不情愿;句二“几人全”的悲叹,来自于迫促焦虑的生死之思;句三一个“羞”字说明生老是自然法则,一切企图颠覆自然法则的事终将徒劳;尾句情绪一转,有一种悲伤面对后的随遇而安,但“让少年”的达观中也流露出些许无奈。此诗叹惋人生,情真意切,极易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宋代的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宋时城市经济相当发达,城市结构突破了唐代长安“坊市”格局的束缚,居民区与商业区均为开放式,商业空前繁荣。随着以商业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意识的觉醒,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接触、互动,正统、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突破等级观念,化“雅”从“俗”,用于消遣娱乐的民间文化渐为主流文化认可,从“俗”入“雅”,包括一些原本肃穆的、充满宗教神秘意味的礼仪活动,也逐渐向功能化、娱乐化的方向转变。
[宋]苏汉臣《货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元日礼俗承接前朝,傩祭、守岁、放爆竹、挂桃符、元日大典、饮酒聚宴,如此种种。但新时代赋予了节日新的意义。如宋代民间驱傩仪式形式更加简化,常由三五人组成一队进行表演,演变成为民间称为“打野胡”“打夜胡(狐)”“打野云”等卖艺者乞钱谋生的手段,而傩戏面具也已成为市井流通、供民众玩乐的商品。
鹧鸪天丁巳元日
姜夔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创作这首词时,词人年逾五十。漂泊半生,新年伊始,难免生出对居家生活的渴望。上片有颜色,有声音,有酒香、人影,有贺岁的祝福、破晓的钟声,有初升的太阳,喜庆安详。词中“隔篱”“钟动”,道出了屋内的安静,词人坐在西窗旁,慨叹双鬓添白,不觉间又是新的一年。词的下片描述了词人的新年愿景。慵懒、迟缓、悠闲,皆说明词人年岁已高,已为垂老之身。故而,一切节奏慢下来,与友人交、与花为伴,儿女承欢膝下,看着他们读书写字慢慢长大,岁月静好,深居简出,恬淡生活。“娇儿”一句妙趣横生、诙谐情味,与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异曲同工。
瑞鹤芳元日朝回
史浩
霁光春未晓。拥绛蜡攒星,霜蹄轻袅。皇居耸云杪。霭祥烟瑞气,青葱缭绕。金门羽葆。听胪唱、千官并到。庆三朝、雉扇开时,拜舞仰瞻天表。荣耀。万方图籍,四裔明王,赆珍宝。椒盘颂好。称寿斝,祝难老。更传宣锡坐,钧天妙乐,声遏行云缥缈。逗归来、酒晕生霞,此恩怎报。
这首词当为绍兴年间所作。词的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展现了元日朝廷朝会、天子受朝贺的宏大场面。按史*载,高宗南逃至临安,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因此,偏安一隅的皇朝有如此壮观的庆典活动不足为奇。词的下片赞颂皇帝的丰功与荣耀。四海归心,外夷宾服,朝堂上一片节日欢庆。临到归来时,人已似醉微醺,试问该如何报答圣恩?毋庸讳言,这首词为没落王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作,结合词人生平或许可以理解其中滋味。词人出生于北宋没落的时代,皇帝沉湎于艺术,政治昏庸,战事四起,内外交困。加之史父早亡,家境日处贫困,作为长子长孙,年少的词人便背负起家庭的重任。词人坚韧不拔、勤奋好学,三十九岁进士及第,入仕途,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词末“此恩怎报”顺着前文的颂丰功,“祝难老”似是一句对皇帝的恭维客套话,却真真正正地道出了词人勉力为政的忧国之心。
(本文摘自陈树千著《节日里的诗歌盛宴》,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