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吃通心粉吗,通心粉对宝宝的好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4 05:26:32

5、蜂蜜、以及任何

含蜂蜜成分的食品

蜂蜜里有可能含有肉毒梭菌毒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对宝宝的发育诸多危险。就这件事,也曾有一些人质疑过,理由是:胃酸是一种强酸,肉毒毒素在胃酸中会被破坏。

实情却是:肉毒杆菌毒素对酸有特别强的抵抗力,胃酸和消化酶在短时间内上无法将其破坏的,因此是可以顺利进入肠道的

成人的消化道功能完善,肠道菌群稳定,对肉毒毒素有较好的抵抗力。而1岁以内的宝宝,他们的肠道正常菌群还在建设阶段,肠道微生态屏障还没有完全形成,毒素很容易袭击他们,引发危险。

蜂蜜之所以成为肉毒毒素的头号“通缉犯”,跟肉毒杆菌的广泛污染相关,这种细菌大量存在在土壤、动物粪便中,可以随着空气中漂浮的灰尘、小液滴四处自由飘散。受加工工艺的影响,蜂蜜在采集、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的芽孢适应能力又很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能够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 6~10小时……所以,虽然肉毒中毒是个小概率事件,但一旦被哪个宝宝赶上,一定会出事儿。

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吃通心粉吗,通心粉对宝宝的好处(5)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06月22日发布的有关蜂蜜的消费提示的公告中明确提到:“一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蜂蜜。婴儿抵抗力较差,如果不慎食用了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蜂蜜,肉毒杆菌容易在婴儿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小。”

其实,蜂蜜与肉毒污染,国内外早就有不少学者研究并报告过,其中不乏一些病例报告——为了不让自己的宝宝重复别人的惨剧,还是要引以为戒的。

抛开肉毒毒素污染问题,蜂蜜因为主要营养成分是简单糖,对不足1岁的宝宝不仅没有健康益处的,还会增加龋齿、体重、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担忧。所以,建议家长们还是不要踩这个“坑”了!

6、家庭自制罐头 / 发酵 / 腌渍食品

它们是肉毒杆菌和毒素的“藏身”大户!

不管加没加糖盐等调味料,这一类家庭自制食品都不能给不足1岁宝宝吃的食物,也是跟肉毒杆菌相关的——自制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等),发酵面制品(甜面酱等),自制腌肉、罐头、腊肠、火腿等,都是肉毒杆菌及毒素的“藏身”大户,尽量避免给宝宝吃。

即便是成人,吃这类自制食品的时候,也要彻底加热——所幸肉毒毒素这个“毒贩”有个致命弱点:在高温环境里很不稳定,通常只要在75~85℃加热30分钟,或者100℃加热10分钟就可以将它们破坏。

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吃通心粉吗,通心粉对宝宝的好处(6)

7、调味品

1岁以内的辅食,尽量自己做,且尽量不要额外添加糖、盐等调味品,特别是盐及其它含有较多钠元素的酱料类(包括但不限于酱油、生抽、黄酱、甜面酱、花生酱、酱豆腐、沙拉酱、番茄沙司、味精等)。不加调味品,一方面是为了不让宝宝的味觉因此而被“惯坏”、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够成熟的肾脏。并且,包括母乳在内的天然食物,已经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钠,并不需要通过额外添加盐来满足需求量。

针对1岁以内宝宝辅食要不要添加盐的问题,我的观点依旧是:1岁以内的宝宝,遵照各国喂养指南的推荐意见,不建议在制作辅食的过程中额外添加盐,也不要添加糖。

8、没有标明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加工食品

不易吸收,存在安全隐患!

几乎所有我们成年人吃的食物,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售卖的,都是“非婴儿配方食品”,这类食品对各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量的要求没那么严格,消化和免疫能力强的大孩子和成人可以正常消化吸收,但对不足1岁、甚至2岁以内的宝宝而言,存在较多隐患。

这类食品,包括但不限于:香肠、面包、方便面、饼干、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等。

9、茶、酒、咖啡

看到这三样,不少家长一定会不以为然地笑:这还用说?谁都知道不能给小宝宝喝这三样!

然而,有一种食物就含有这三样里其中一样的成分,也真有不太懂的家长会喂给不足一岁的宝宝吃,这种食物,就是“醪糟”,一些地方管它叫“酒酿”,是一种用糯米发酵而成的风味食品。

伤害宝宝的消化道和神经系统!

无论它被称作什么,我们都不能忽略它会对宝宝产生健康危害的一种成分——酒精!很多家长以为,将醪糟煮开、或者将醪糟中的酒味液体滤掉,就能够去除酒精,其实不然,即便是经过了煮沸,酒精依然不能完全去除,还是会对宝宝的消化道、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

碎碎念一句:请不要翻来覆去地问诸如“酒精还剩多少?能挥发掉多少?”这类的问题,只要酒精度不是为零,就是不能给宝宝吃的!

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吃通心粉吗,通心粉对宝宝的好处(7)

爱心小提示:

鉴于醪糟和米酒的酒精残留问题,哺乳的妈妈们也是要提高警惕的,不建议大量进食这类食物,更不建议在食用醪糟米酒类食品后半小时内立即哺乳——酒精是可以任性地进入乳汁并被宝宝吃到肚子里去的(摊手脸~~~)

遂谦碎碎念

我总跟家长们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一口两口不会有大事儿。什么算大什么算小呢?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这一刻本以为没所谓的一个决定或选择,未来就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可以随意选择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要不要运动——选择错了就承担健康风险呗,反正都是自己选的。然而,我们对宝宝,不能太“任性”——我个人并不建议太教条地“照书养娃”,但完全无视健康指南,也是值得担忧的。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