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作上片从描述衡州自然风物和优良的人文传统起笔,词人期望郑厚卿到任之后做一个干实事的官员,振兴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关心当地的农桑生产,发展经济,严于吏治,兴利除弊,富国益民,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从而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朝廷的重视。
词作直到结尾“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两句中,词人辛弃疾才笔锋一转,道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词的特点是词句都很雄健,络绎不绝的笔端流露出来的是词人波澜壮阔的感情色彩,词作一气呵成,激越昂扬,是一篇很励志的作品,而且是辛弃疾典型的豪放词的风格。
这首《水调歌头》已经将饯别的主旨表达了出来,也抒发了词人深厚的感情和寄予的厚望,那辛弃疾为何还要再填一首《满江红》的词作,又有什么必要呢?
读这首《满江红》,不难看出词人与郑厚卿有着很深的交情,也算是多年的老友了,饯别的场面拖得很久,进行的时间也很长,大有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味。《水调歌头》是先写的,辛弃疾从“仁者赠人以言”的角度出发,对即将赴任衡州的郑厚卿寄予厚望。
这是很励志的、很正能量的一首词作,这一点在词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自然是必要的。
辛弃疾送别郑厚卿的第二首词《满江红》但反过来一想,毕竟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聚首,词人本来不打算将离别的伤感抒发出来,可是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写下了《满江红》: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诗经》中,送别的场面、送别的情景就被人们以诗歌的形式传唱,《燕燕》中的“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就是送别是不舍的情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出自《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诗中离别的情景“杨柳依依”至今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自《诗经》之后,送别的作品不断出现,每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对送别场景的描写,因为离别是人们生活中的常事,而伤离别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