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便来说一说粽子。
关于此节日的由来,想必不用多说,因地域不同,说法不一,而如今最广为流传的应是祭奠屈原一说,据《续齐谐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而在江浙一带,还流传着端午“迎涛神”和“奠曹娥”的习俗,这一说则来源于对吴国伍子胥和“曹娥寻父”的纪念,在《荆楚岁时记》和《会稽典录》中分别有所记载。
但其实,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说,端午作为祭祀的节日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早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便能寻到踪迹。
而“端午”一词始见于晋代周处所作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其中所提到的“角黍”,则是如今“粽子”最早的名字,相比之下,“角黍”之称则更为形象,“角”即粽子的形貌特征,有三棱角,而“黍”则是说粽子内所包的黍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此也有解释,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
历史上关于粽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为“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如今粽子成为端午节日的吃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南咸北甜,口味更是千变万化,众多商家也借此时推出各式粽子礼盒,可粽子和端午有着怎样渊源,其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和寓意呢?
粽子雏形,源于“包烹”关于粽子的起源,很多人应是推崇祭奠屈原一说,并相信是从南北朝以后,民间百姓祭奠屈原,开始有了粽子,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有记载,颇有一些奇幻色彩: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百姓对忠义之士的敬重弥笃,便以此相沿成俗。
然而,真要说到粽子的起源,或许还要追溯到更久以前,说法众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早在50万年前,人类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便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到了十万年前的石烹时代,人类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食物,直至成熟,这与当今蒸煮而食的粽子则更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