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7 05:30:05

祭祀之食,无关端午

前面说到,粽子早被称作“角黍”,这一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

据记载,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皆属于“籺”的一种,春秋兴祭祀,逢年过节,上至帝皇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均有拜神祭祖之俗,而籺便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而这种习俗可追溯到三代时期。

为何用菰叶或竹筒包住祭食,或许有以下两种猜测:

1、以天然的植物叶或竹筒包裹实物,或许与古人敬畏自然、敬畏神明的观念有关。

2、将熟食进行包裹,或是出于一种保护心理,防止祭祀桌上的实物被野禽偷吃而冒犯神明。

3、牛角状的“角黍”在祭祀中拥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符合隆重庄严的气氛。

当然,这都是猜测,但也可看出,在当时,粽子并非是端午节日的吃食,而仅仅是作祭祀用。

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5)

魏晋时期,端午时食

无论是角黍还是筒糉,在当时都是用来祭祀的,然而,人们并不甘心让它仅仅高供于庙堂之上,在魏晋南北朝的诸多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角黍和筒糉除了陈列在神坛之上外,也开始走向平民日常饮食中。

按周处《风土记》记载:

夏至节日食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

可以看出,在当时,角黍和筒糉已经是夏至和端午的节令食品,说明至晚到魏晋南北朝时,粽子已经完成了“南北合营”,不仅统一了名称,而且开始深入大众生活,成为了端午时候的专属吃食。

这一习惯真正的大范围的流行应如前面所说,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以此所开展的一系列祭祀行为,让这一习俗大范围的沿袭。

而自晋代开始,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肉、板栗等,且成为来往的礼品,并因其中所掺原料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含义,如包有中药益智仁而被称为“益智粽”。

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6)

口味造型,不断发展

粽子自进入平民生活开始 ,因为农作物的不断丰富,其口味、造型都迎来快速的变化和发展,在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到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的宋代,粽子外形更为美观,粽身还有红丝线缠绕,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其口味也更加丰富,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以果脯为馅的“蜜饯粽”,苏东坡对此有诗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宋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7)

宋代古墓 出土粽子

而值得一说的是,在2010年,江西德安县文物部门在一座宋代古墓里发现了两个实物粽子,​墓主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分别系于桃枝两边,外皮为粽叶,苎麻捆扎。据考证,这或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子。

而到元明两代,粽子包裹料已逐步发展,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再到芦苇叶,突破早前菰叶的季节局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之丰富,亦趋现代。

到明清时期,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好彩头。

吃粽子的来历通俗幽默易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