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昨晚和闺蜜相约到街上溜达一圈,发现大街上已经拉起了彩灯,大红灯笼高高挂,年味十足。
闺蜜说起她白天去乡下打馍馍的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必做的一件事。
“过了腊八就是年”,烤饦饹子、炸果子,是中卫人过年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的事。
过去的人们,过年很有仪式感。
就拿烤饦饹子来说,必须是提前早规划,全家总动员,邻里之间愉快合作,才能完成的事。
烤饦饹子,头一天起面。用八十公分直径的大盆和面,家里人多的话,需要和这么两大盆,然后捂着被子安置在热炕上。
第二天早起,之前老老实实睡在面盆里的死面,已经膨胀到高高顶起了上面的塑料膜。
然后就吆喝着安排谁去烧窑,谁来接碱,谁来揪剂子,谁来擀张子,手巧的人被安排在擀好的圆饼上面,用花齿镊子沿周边捏出花纹,中间用梅花形八角(调料的一种)醮红食色戳出梅花朵,不包馅子,叫白水饦烙子。
除了做白水饦饹子,还有用枣泥豆沙作馅的枣饦烙子。
一般操心架火炙鏊子的是有头脑、会打馍馍的男人 。饦饦络子用特殊炉具,上层有用铁链子杠杆吊起的炉盘,炉盘上用生碳(烟煤)垒砌成空心圆锥状,用泥固定后燃着,盖在中层铁制饦盘(鏊子)上,鏊子炙热后,压下上面杠杆,吊起炉盘,挪放到旁边,饦盘内放做好的生饦饹子,再压杠杆吊起炉盘,挪放到几块基头子(土坯)围成的土灶上,下面用麦柴或高粱杆烧火,上下火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