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朱洪武沿街乞讨无人搭理,便每天敲打牛骨乞讨,久而久之,这声音便被人熟知,每当听到这声音就把家里的剩菜剩饭放于门外。这便是最早的“快板”。
在古人看来,敲打快板就是要饭的先兆,慢慢随着思想的开放,快板演变成了一种沿街卖艺的方式,再后来,快板也成了一种被人接受的曲种。
快板历史在古代,很多艺人沿街卖艺的时候,经常出口成词,看见什么说什么,配合上快板的声响,深受人们的欢迎,即“顺口溜”,从触景生情,到说学逗唱,这种形式非常迅速。清朝的曹麻子就是代表人物。
在说唱快板的词中,大多都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窘境,所以受到百姓的青睐也是必然的,比如曹麻子唱:自从光绪庚子年,北京闹了义和团。四外刀兵人慌乱,城里处处冒黑烟。眼瞧大清被推倒,百姓个个都说好。虽然这些词语字字诛心,可在当时候这是敢做敢说的带头人。
从清朝到现在,快板出现了各种形式,并且在各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表演形式出现。比如天津快板、陕西快板、山西快板、甘肃快板等,这些快板把本地的方言加入其中,形成了极具当地特色的文化形式。
快板三个“流派”说起来当地的快板,就不得不说这三个人。是他们让快板传遍了中国,也让快板在艺术中显得举足轻重,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高派创始人高凤山
高凤山生于1921年,河北人,年轻的时候被称为“天桥八大怪”之一。著名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就是其搭档。我们熟知的《武松打虎》《孙悟空三盗芭蕉扇》就是高凤山的代表作。其主流打法代表作:孙思邈,医术高,三十二岁入唐朝,正宫的娘娘得了病,走针号脉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