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具体表现,元杂剧四大悲剧分别讲了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1 21:59:49

儒家伦理道德主要是为了维系封建等级秩序的“和谐”,要求在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结构里,每个人不能有越位过分的念头和举动,必須克制、忍让,这便形成了民族保守、内向、克制的心理性格。

这种“伦理至上”“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制约下的传统文学所展示的天地,限于政教伦理,主题意向不是“美”便是“刺”,小说戏剧每每表现的也只是善与恶的道德力量冲突,这就使得古典悲剧主题单一,人物形象趋于脸谱化,类型化,情节结构程式化,悲剧结构团圆化,说教的成分很浓。

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具体表现,元杂剧四大悲剧分别讲了什么(13)

这些特点都是与过分地追求于道德说教分不开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封建道统的中庸哲学,反映在审美观念上就是强调“和谐”,强调中和之美,也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思。

表现在悲剧理论上,就是《录鬼薄》中说的“和顺和中”,也就是悲剧的悲与喜要中和,逆境与顺境要中和,不能太过,不能使悲喜情感过于外溢,悲剧气氛过于令人悲伤。

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具体表现,元杂剧四大悲剧分别讲了什么(14)

表现在悲剧结局上,就是“大团圆”式的结局。这种结局当然冲淡和抑止了由死亡或不幸造成的恐怖、凄惨、悲伤,达到了“哀而不伤”式的中和效果。

从形态上讲团圆主义可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象征性的“团圆”,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双飞鸟”、“连理枝”,《梁祝》中的“彩蝶双飞”,《窦娥冤》中的鬼魂昭雪,《精忠旗》的满门旌表。

在这种团圆中,惩恶扬善的愿望是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的,这种幻想方式又正说明是现实生活所不能实现的。

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具体表现,元杂剧四大悲剧分别讲了什么(15)

第二种是事实上的“大团圆”,如,《西厢记》中的“有情人皆成眷属”,《琵琶记》之类的悲剧,这类悲原已不再是用幻想的方式使之在梦中,或借助鬼神力量促成的团圆而是一种悲剧了。

中国与西方悲剧中共同有喜剧成分,有丑角插科打诨的场面,这不足为怪。衡量一出悲剧,主要应从悲剧主人公,悲剧实体的结局是否“美的毁灭”来考察。悲剧审美活动中,在理性上获得真理也是一种快感。

《红楼梦》的成功,就在于它打破了虚假的团圆主义,“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悲剧的基础是真实,脱离现实的,人为的粉饰,——“大团圆”对于人们认识悲剧的严肃主题,正视造成悲剧的现实环境是完全无益的。

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具体表现,元杂剧四大悲剧分别讲了什么(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