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亨利克·易卜生被誉为“当代话剧之父”,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威廉·莎士比亚之后,第二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戏剧家。
关于易卜生对西方近代话剧的影响,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20世纪英国萧伯纳,他以《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充分体现了易卜生在话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批评和批判精神。
但是,对萧伯纳所提出的"易卜生主义"进行综合考察,却并不仅限于对易卜生的一种批评,它还包含了他在戏曲中的思想精神和戏曲中的革新等诸多层面。
特别是对易卜生新的戏剧创作手法的归纳和讨论,是萧氏自己相当重视的一项“重大发现”。
其实,当萧伯纳将剧本观引入到易卜生的话剧中时,20世纪近代西方剧本观的两部经典之作——英国威廉·阿契尔(1912)《剧作法》(1912)与美国乔治·贝克(1919)《戏剧技巧》(1919)均以易卜生话剧为例,对易卜生话剧中所表现出的与常规话剧所迥异的,现代性手法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一、对西方现代戏剧创作理论的审视本文从艺术创作的时间背景依萧伯纳《二十世纪的西方易卜生批评》一文所述,英国易卜生学家艾罗尔·杜尔巴赫所言,其"易卜生论"的基本内涵包括:
一、"不唯心论"的偏倚;
二是对斯克里布、萨尔杜等人的行将就木的话剧进行一种崭新的、颠覆性的话剧体裁;
三是易卜生对科技变革的探讨与争论,对各种不明确与矛盾的观念进行了探讨与论证;
四是在易卜生的“不流泪”的新模式上进行革新,使“不流泪”成为一种长期占据剧情剧舞台的“不流于悲伤因素”的“泪水”之中。
在这四个论点中,只有第一个论点是“反对理想的偏见”,这一论点与易卜生的剧场观念有关,其他三个论点都与易卜生剧场的剧场形态有关,并指出易卜生剧场形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法国的萨尔杜和斯克里布。
“剧情剧”是18世纪早期出现在西方的一种复合词语,它是“Melo”(melo)和“drama (话剧)”(drama)的组合,原意为“话剧”(melo)和“drama”。而舞台上的配乐,最初是为了填充情节,后来是为了营造氛围,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
因此,故事剧最初的意思是“乐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故事的发展,人们对故事的兴趣也就淡了,于是,故事就变成了“情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