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蛋白质代谢能力会随之下降,常喝牛奶就可以弥补这一点。而且牛奶中85%的成分是水,多喝牛奶可以补充大量的水分,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老人喝牛奶有三点需要注意1.有3类人不适宜喝牛奶
虽然喝牛奶好处多多,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牛奶的,有些人天生就不太适宜喝牛奶,也有的人因为后天体质不好的原因不能喝牛奶,具体包括以下3类人群:
①乳糖不耐受人群
这类人群就如同上文故事中的李奶奶一样,天生就不太适宜喝牛奶,他们的身体中缺乏了乳糖酶这一物质,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导致一喝牛奶就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肠道不适症状。
②患有缺铁性贫血或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牛奶中富含钙和磷等矿物质元素,会与人体中的亚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可溶性极差的化合物,阻止和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如果本身患有缺铁性贫血,喝了牛奶容易加重原有的病情,对健康有害无益。
而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会经常出现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严重的时候夜间还会出现胃酸返流,严重损伤胃和食管。而牛奶中富含脂肪,会影响食管括约肌收缩,导致反流更加严重,因此这类患者也是不适宜喝牛奶的。
③患有消化不良或腹部做过手术的患者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以及一些不易消化的物质,如果本身患有消化不良或是做过腹部手术的患者,原有的病情就令患者容易出现腹泻、腹部胀气、腹痛等不适,喝了牛奶病情会更加严重,给病人带来痛苦,对疾病的恢复也是非常不利的。
2.牛奶不可与药物同服
现实中很多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每天需要服药,有些老年人可能就会在喝牛奶时顺便把药给吃了,但其实这样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牛奶中富含钙、铁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容易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容易产生不利于身体消化吸收的物质。而且牛奶还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影响药效的发挥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