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以蚕蛹为底物,经白僵菌发酵而成僵蛹。药理实验发现僵蛹有一定的镇静、抗惊厥作用。正常人服用可见有白蛋白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下降,提示其有降胆固醇、抗动脉硬化作用。临床进一步证明,僵蛹与僵蚕的功用相近,而僵蛹作用较缓和,临床试用于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腮腺炎及小儿遗尿症等病症,均取得满意疗效。今天来聊聊僵蚕。
中医僵蚕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蚕染病而死,死而不朽,故名僵蚕。其色自白,又称白僵蚕。此外还有天虫、僵虫等名称,但不常用。
中药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主产于浙江、江苏。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本品气微腥,味微咸。以肥壮、质硬、色白、断面明亮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本品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
注意:1)阴血亏虚之虚风内动者慎用;而脾虚之慢惊风亦不宜选用。2)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性昏迷患者慎用。
《本草乘雅半偈》关于中药僵蚕有无毒性,曾有不同见解,《名医别录》明确言:“无毒”,而《药性论》则认为“有小毒”,但后世对其毒性症状稀有记载。从临床应用及毒性试验结果来看,以常用量及传统给药途径用药,本品无明显毒性,故可视其无毒。然而近年来服用僵蚕中毒的病例时有出现,究其原因,僵蚕体内含特异性神经毒素,比较耐热,即使煮熟后进食仍可中毒,如果处理放置不当,导致蛋白质变性分解产生毒素,若随意加大剂量,极易导致中毒,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人及儿童。因此多认为服用僵蚕中毒多与其药材质量、炮炙方法、药物用量和患者体质相关。
白僵蚕,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死且不朽也。今市肆多用中温死蚕,以石灰淹拌令白,服之为害最深。若痘疹必燥裂黑陷,若疮毒必黑烂内攻,不可不慎也。修治:用糯米泔浸一日,俟桑涎吐出,浮水上者,即掠去之,洗净漉起,微火焙干,净布拭去黄肉、毛,并黑口甲,捣筛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