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关斩六将是谁写的哪部书,过五关斩六将出自哪部作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4:19:41

冯梦龙在小说中所讲的这四宗案子,都是汉初真实发生过的大事件。司马貌认为,这四起案子都是冤案,必须审理清楚,还被告一个公道,对原告进行惩处。于是,司马貌拘来了所有的当事人,并传唤蒯通、许复、萧何“出庭”作证。

司马貌对原告、被告逐一盘问,在证人证言以及历史事件的支持下,足足用完了六个时辰,审结了这起沉案。原告、被告、证人都心服口服。阎王爷也是叹服,把司马貌的审案情况报告给了玉帝。玉皇大帝对司马貌的才华大加赞赏,尤其夸赞其证明了天地无私,给自己长了脸。于是,玉帝朱笔一挥,批准了司马貌的断案结果。为显示公正,玉帝特别下旨,命司马貌转世三国,改名不改姓,由他的家族扫灭魏蜀吴,完成三国一统大业。灵帝时期的司马貌,便是三国时代的司马懿!

司马貌这一判决,等于策划了一个三国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却是司马懿的前世“更正世事”所造成的结果。那么,司马貌又是怎样判决汉初奇案的呢?又是如何策划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这个剧本的呢?

过五关斩六将是谁写的哪部书,过五关斩六将出自哪部作品(5)

三国演义果真是司马貌策划的剧情?

司马貌的判决,所依据的不过是因果循环的老套路。因为韩信、彭越、英布是大汉开国功臣,但却没有分享到刘邦的胜利成果,反倒遭到陷害冤*。于是,司马貌判他们三人分享汉室土地,各自建国,过一把皇帝瘾。韩信是曹操、彭越是刘备,英布则是孙权。

刘邦过河拆桥,残害忠臣,便转世为汉献帝,受尽曹操欺负,也夺了他的天下。吕后则依然做汉献帝的皇后,被曹操用红菱勒死在皇宫。

项羽也是改性不改名,转世为关羽。因为韩信曾投奔项羽而不得重用,则曹操也得不到关羽效力,算是一报还一报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掉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秦琪,则是当年垓下追击项羽,最后逼项王自刎乌江的刘邦六将:杨喜、王翳、夏广、吕胜、杨武。这六人在五道关隘上让关羽斩首,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还西楚霸王一个公道。

然而,冯梦龙先生在此处犯了一个小错误,洛阳城外被关羽斩掉的牙将孟坦却被遗漏了,只让关羽在过五关时斩了五将。冯梦龙认为第六将是蔡阳,于是,便把与郎中令王翳、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杨武共同分割项籍尸体的吕马童判为蔡阳,在古城被关羽斩首。

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是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而斩蔡阳兄弟释疑则到了第二十八回。冯梦龙应当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在他的时代,只有《三国志通俗演义》。至少,写《喻世明言》时,毛宗岗尚未修订完《三国演义》。那么,是不是毛宗岗父子改写了罗贯中的故事呢?没有改写,原著都是这样说的:

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看来,古人读书也不细致,出现如此大的纰漏,也是不可原谅的。不但如此,司马貌判案其实也是不尊重史实,判了一桩糊涂案。

过五关斩六将是谁写的哪部书,过五关斩六将出自哪部作品(6)

三国鼎立非人力可以编导

司马貌判的第一宗案子,是*害忠良案。冯梦龙认为,韩信、彭越、英布之死是刘邦、吕后陷害的。《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是这样写的:

韩信在代理阎君面前申辩道:“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某贬爵。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某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缚某斩之;诬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无罪,受此惨祸,今三百五十余年,衔冤未报,伏乞阎君明断。”

萧何给吕后出主意,在长乐宫*了韩信,这是历史史实。但是,韩信说自己没有谋反,司马貌也采信了韩信的辩词,这就违背了历史真实了。

《史记·淮阴侯传》是这样记载韩信谋反的:陈豨被封为巨鹿太守,赴任时辞别韩信。韩信拉着陈豨的手在院子里散步,问道:你有什么话对我讲吗?我可有话对你说呢。陈豨说,我只听将军的将令。韩信于是说道: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过五关斩六将是谁写的哪部书,过五关斩六将出自哪部作品(7)

这是明确的煽动陈豨造反,陈豨果然听了韩信的将令,与西汉十年(公元前197年)举兵造反。不久,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韩信却假装得病没有跟随。但是,韩信却暗地里派人给陈豨送信,说:“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韩信按照陈豨赴任时的约定,“吾从宫中起”,与家臣连夜制作假诏书,试图发兵*吕后和太子。因为事机不密,被家臣的弟弟举报,韩信被萧何诱捕,死于长乐钟室。

太史公言之凿凿,韩信却在司马貌面前翻案,而临时阎王却稀里糊涂的判韩信转世,祸害刘邦的子孙。

彭越虽然没有谋反行动,吕后进言刘邦,也被*害。但是,司马迁则是这样评价彭越的:“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

黥布者,姓英布,也是因为谋反而被诛*。

三人因为谋反或者怀有谋反之意被*,只有彭越还有点冤情,他只是涉嫌谋反,部下曾经劝他造反都没有答应,还要*掉进言之人。但是,吕后担心他在刘邦死后重新起兵,便劝刘邦将他*掉。至于冯梦龙在书中说,吕后*彭越是因为勾引不成,心怀怨恨,然后喝教铜锥乱下打死,煮肉作酱,枭首悬街,不许收葬。则属于子虚乌有的传说,根本就不是吕后*彭越的原因。

既然因谋反被*,又有什么冤屈要申的呢?司马貌借题发挥,完全是在为自己身世遭遇而鸣不平。因而,东汉末期的“三国演义”与汉初历史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主导历史潮流向前发展的,并不是冯梦龙所言的因果报应,而是其内在规律在起作用。

那么,冯梦龙为何要篡改或者演义历史,写这样一个故事呢?他真的是在宣扬因果报应吗?

过五关斩六将是谁写的哪部书,过五关斩六将出自哪部作品(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