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见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山寺见牡丹原文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11:37:20

夜惜衰红把火看

牡丹与暮春之境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陆机《文赋》也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外界的事物常挟有一种不可抗的力量使人心生震撼;人的内心也常怀有一种不可遏的感情向外物倾注。叶嘉莹先生称这种感应最重要或者说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来源于生命的“共感”。古人认为,赏桃花宜乘舟,赏玉兰宜月下,赏兰花宜置于书案之间,而赏牡丹,则宜夜阑秉烛,于烛影摇红中,看一枝娇艳,半开微吐。置身于如此非烟非雾的仙境中,自是花不醉人人自醉。这夜阑秉烛赏花,含有浓厚的惜花之情;而对暮春牡丹的珍惜,也蕴含着对青春的眷念和无限挽留。

山寺见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山寺见牡丹原文翻译(5)

题所赁宅之牡丹

王建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此诗由爱花、怜花而至惜花,感情层层推进,抒发了作者对牡丹的赞赏与爱惜之情。前四句赞美牡丹的美艳:紫花丰腴,光泽均匀细腻;红花鲜艳,羞退美人胭脂面,如此妖冶妩媚让人心绪不宁、神魂颠倒,确实是“恐是妖”。后四句写对牡丹的无限眷恋之情。娇花名卉的厄运正是风吹日晒,怜香惜玉的诗人不由得祈祷:“且愿风留著,唯愁日炙燋。”“零落”的诗人拾起“零落”的花蕊,回到屋里把它当香烧了。花的香气陪伴着他,似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中不仅有香花的摇落之悲,还有美人的迟暮之叹,更有诗人“白发初为吏”“终日忧衣食”的命运之感。

山寺见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山寺见牡丹原文翻译(6)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其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其二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第一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把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诗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和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第二首诗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花惜花之情。全诗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李商隐仿白居易此诗而作的“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同样表达了诗人的惜花心情。

山寺见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山寺见牡丹原文翻译(7)

牡丹雍容艳丽, 玉笑含香 ,唐宋文人在诗词中毫不吝惜地赞美其容颜、姿态 、神采 。徐夤“娇含嫩脸春妆薄 ,红蘸香绡艳色轻”(《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韵其花自越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中移植》),用拟人手法写牡丹的艳丽。徐凝“虚生芍药徒劳妒, 羞*玫瑰不敢开” (《开元寺牡丹》) ,则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艳压群芳的特点。李清照“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 ,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庆清朝·禁幄低张》)群芳过后,牡丹如同拂晓新妆的美人,更加清丽妩媚、傲然怒放。皮日休称它“竞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更有“临轩一赏后 ,轻薄万千花” (汪洙《神童诗》)的名句。同时,文人们还赞颂它风格的高尚。“迟开都为让群芳”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 因寄杨状头赞图》) , 敢让百花先 , 敢殿三春后, 不愧为“万万花中第一流” (徐夤《牡丹花二首》)。

山寺见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山寺见牡丹原文翻译(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