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双方的心思都明了了,事情应该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错就错在,裕王等人随后给海瑞定下的罪名——
高拱:“以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判他绞刑。*不*儿子,皆是父亲一句话而已。”
裕王:“这个罪名好,就用这个罪名。”
这个罪名真的好吗?
不,恰恰相反,正是这个罪名将嘉靖的怒火推到了顶端。
看起来高拱的话,逻辑没有错。可若细品这个罪名,不难发现——
“儿子辱骂父亲”这个罪,不仅没有体现海瑞的错,反倒进一步肯定了海瑞的言辞;而以这个牵强的罪名判处海瑞死刑,又凸现了嘉靖的“昏庸”。
也正是因此,陈洪复旨,嘉靖会恼怒地说道:
“……你何不干脆说,好人由你们来当,恶人让朕来做。”
因为有了这个罪名,嘉靖继续*海瑞,是昏君;而嘉靖选择赦免海瑞,在世人看来,也非嘉靖圣明,只是没一错到底罢了。
那么好人呢?
好人是清流,有了这个罪名,海瑞被赦免了,是清流的功劳;海瑞被*了,清流努力了,仍旧是好人。
那么清流在定这个罪名时,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吗?
大概率是没有。
也可能清流看穿了嘉靖所处的尴尬,清流自身又不愿背负骂名,所以才想出了这个罪名。认为,虽然这个台阶不那么完美,但嘉靖也能凑合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