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瓦内市大都会自治市的标识
该方案没有得到南非艺术和文化部的核准。比勒陀利亚作为城市名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
改变城市名对于城市运行带来了极高的成本。当时南非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很难承担改名的成本。
在国际舞台上,比勒陀利亚的名称远远大于茨瓦内。改名也给国际组织在南非的运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时南非赢得了2010年世界杯的举办权,成为了非洲第一个举办世界杯的国家。比勒陀利亚就作为9个举办城市之一。
鉴于改名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时的南非艺术和文化部长帕罗·敦佐没有核准南非地理名称委员会提出的更名方案。比勒陀利亚更名没有实质进行。
▲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期的洛夫托斯球场,位于比勒陀利亚
此外,根据南非宪法的规定,城市名称更改还需经过全民公投。公投比例过半才能正式生效。比勒陀利亚自1855年被确立为首都以来,一直是白人聚居地。
种族隔离制度实行时期,比勒陀利亚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首都,一直以来也都是白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20世纪90年代之后,尽管南非白人比重进一步下降。如今,开普敦(34.9%)、布隆方丹(29.8%)的白人比重都已不到城市总人口的一半。
但比勒陀利亚市区100万人口(2015年)中,白人依然占据52.5%的比重,是三个首都中白人比重最高。因此,比勒陀利亚当地市民强烈反对城市更名。
▲南非白人抗议比勒陀利亚改名
这就意味着即便改名提案即便被核准,但在全民公投中极有可能遭遇惨败。因此,比勒陀利亚的更名方案就此不了了之。
都会区(茨瓦内市大都会自治市)和市中心(比勒陀利亚)两个名字的出现,恰恰也是两个种族从相互斗争,到暂时和谐局面的体现。
长期作者|雄鹰
直播吧体育作者|足球与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