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报兴趣班好还是不报好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8 10:53:08

1、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

首先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家长切忌不可“一言堂”,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喜好、倾听他们的心声。

简单来说,就是给孩子“自己当老大,自己做决定”的感觉。单这一点就满足了促成动机的第一个方面,即自主感(autonomy)”,

当然风平浪静只是假象,用不了太长时间,父母们便开始面临一个新问题。你充分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尊重了他的兴趣,上了两节小提琴课,但很快,有一天他突然哭闹着说不想学了,这时你怎么办呢?

孩子报兴趣班好还是不报好,(5)

继续尊重孩子的意愿吗?恐怕这时家长们的心态就没这么潇洒了吧,更有“前瞻性”的父母可能开始忧虑,他说不学就不学,他说想学就学,那上学了怎么办?要是对数理化不感兴趣,怎么也学不好,还就不学了?

可见,光得到“自主感”并不一定能保证孩子有持续做事情的动机。这时就要谈到第二种心理诉求——“胜任感” (competence)。

2、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在孩子失去兴趣的时候,孩子最容易说的理由是“我不喜欢”。这并不是真正的答案,只是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所以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去观察、去找到实际上他为什么不喜欢的原因。

一旦找到原因就可以采用具体的方式给孩子建立“胜任感”。

这种感觉通常有两种获取的途径,一种是从内获取,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厉害,有能力;还有一种从外部获取,像是别人点赞或者得奖。

用拉琴来举个例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一定是被表扬声包围的,自己也是信心十足的。可拉着拉着,新鲜劲儿过去了,紧跟着的反而是枯燥的练习和背谱子,手型不对、拉错音更是常有的事。孩子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好,出现了畏难情绪。

孩子报兴趣班好还是不报好,(6)

这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感”的好时候了。可很多父母往往在揪着“自主感”不放,急于与他争辩。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当初可是你自己想要拉的,怎么可以现在就打退堂鼓?学东西不坚持哪儿行?”但他们不知道,基本上,这话对孩子起不了作用。

那父母该怎么从“胜任感”上找突破呢?

比如,你可以让孩子当你的小老师,教你小提琴,让他从你身上找到优越感,从而获取“胜任感”。同时你还可以接纳孩子沮丧的情绪,试着帮助他平衡“胜任感”。比如说,“孩子,你是不是觉得现在拉小提琴有点难了,不像以前那样很有成就感了?那这样,以后练习曲子,我们搞个混搭。不要老练那些新曲子,也拉拉简单的,你练得熟的,或者你喜欢的曲子,找找自信。自信被加满的时候再去拉那些有点难度的曲子。”

不光鼓励他“加油”,更要教会TA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帮他重新找回“胜任感”。

孩子报兴趣班好还是不报好,(7)

光有前两点,能不能就让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积极投入了呢?还不够,人是社会动物,所以特别需要“需要感”(relatedness),而这也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

3、人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就拿我自己举例子吧,比如我每周写专栏,需要查海量的论文,有大量的思考,这是我喜欢*事,因此我的“自主感”得到了满足。同时我是一个特别自恋又自信的人,我相信我有能力写出有质量的文章,而且常爸也不会给我出诸如“如何摆平婆媳大战”“养孩子,就是一场风淡云轻的旅行”这类我不擅长的难题,这样我的“胜任感”也得到了满足。

可是问题来了,假如我信心满满地写完一篇文章,却没有人喜欢读,每一篇的阅读量都很低的话,我就会开始怀疑我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纵使我使出了洪荒之力,也感觉不到周围人需要我,这时我的“需求感”就会严重不足,继而失去写文章的动力。

孩子报兴趣班好还是不报好,(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