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试图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材料中,寻找答案。
在一篇名叫《预测:阅读教材要找准“正确姿势”》的文章中,能够找到些许有用的解释。
这篇文章首先肯定了小学语文教材把“预测”列入语文阅读中的创新价值,文章写到:“统编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教材,有了系统的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内容,这是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创新。编入三年级上册教材的是‘阅读预测’,在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里,开始通过课后习题,简要地提出了‘什么是预测’、‘怎样预测’、预测的依据’等……”
我们注意到,在语文课本上并没有“什么是预测”的答案,倒是这篇文章中,有对“预测”的定义:
——“预测”也就是在阅读中预先猜测人物或事件的发展,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对后文作出预想猜测,然后将后文的实际内容与猜想的内容作比较的一种阅读策略。——
可以看出,这里的预测,就是根据前面的情节铺垫,来推测后面的事件发生。
但问题是,如果一篇文章的构思,能够轻易地被猜到,那这样的文章的新颖味道还能剩多少?
况且,虚构性的作品,本身就是没有规律性可循,别出心裁与独出机杼是虚构性作品引人入胜的追求目的之一,在此体系之下,怎么可能推测出后来的情节发展去向?
我们看看三年级语文教材里是如何提出“预测”的依据的:
依据一:是故事里的内容。但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本身是一个无厘头的故事,故事的逻辑核心,就是一座老屋,有着善良的心愿,所以,他想不倒下就能够做到不倒下,这种超人般的意志能力,能找到一点现实中的合理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