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样的没有生活常识支撑的故事内容,你怎么能从前面的故事推断情节的后续发展?
而且故事的掌控权,在编者的手里,编写一高兴,就能够把故事给戛然而止,拦腰截断了,你怎么能够根据编者前面的故事设置,而判断出后面的事情推演?
这样的预测,不是把小学生推上了一头雾水的悬崖么?
依据二:是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按照常识,一座老屋的倒塌,与他自己的意愿没有关系,再良善的意愿,也阻挡了老屋在风蚀残年之后的必然的倒塌。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表达的主题思想,“破破烂烂的东西,谁都挡不住它要倒掉”。
而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中,按照常识来“预测”,只能得出它要倒掉。
现在老屋不倒掉,只是一个无厘头的理由:老屋自己不想倒。
这个理由,太违拗“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了吧。
所以,在课文中的边注上,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标题,设置了一个诱导性的问号:“老屋总是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如果是施了魔法,或许还有一点说得过去的理由,至少能够蒙混过关,但现在的课文陈述的倒不了的原因,仅仅是“老屋不想倒,它就能做到不倒”,这个理由,未免有一点蛮横无理、霸气爆棚了吧,而且还摆出一副振振有词的嘴脸,就像阿Q挂在嘴上的名言“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一样,只要精神上想,就一定在实践中能做到。
因此,《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个单元的“预测”任务,就陷入了一种“空对空”的虚妄状态,本来的故事就缺乏逻辑性与真实性,没有任何的现实常识与生活规律提供推演的前提,现在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松软的立论土壤上,推演故事的发展后续,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让小学生陷入混沌与泥沼的作业题。
事实上,童话这类虚构的故事的主导权与掌控权,只能由作者决定,根本没有什么理由与原理在情节的后面作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