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结局有多惨,张居正金学曾结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03 08:56:47

皇帝和太后对他的信任、恩眷,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帝国到了离不开张居正的程度,在他被恩准短暂还乡葬父的过程中,朝廷大事的定夺还要快马加鞭送到江陵,“听张先生处分”。


内阁制度名存实亡,帝国的命运系于张居正一人。


在江陵期间,最高峰的时候,张居正一天之内收到皇帝的三道诏书,地方官拍马屁,要为他建造“三诏亭”以资纪念。张居正拒绝了,颇有忧虑地说,自己现在是骑虎难下之势。


“骑虎之势”,意味深长,说明他已经感觉到危机的逼近了。


从万历五年顶着舆论压力不肯离职丁忧,到万历八年突然以年老精力不济请求退休,三年之间,张居正对权位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


这个转变恰恰证明,张居正不是贪恋权柄之人。他也有深刻的危机感,知道身在高位,难得善终。


所以他的进退之间,是以改革事业为参照的。在那三年里,他注重的考成法、一条鞭法,以及南倭北虏问题,有的已解决,有的初见成效。乞休而退,正是时候。


他自己估计也想不到,万历皇帝和李太后不放人,还要他辅佐到皇帝三十而立。


老天最终以最粗暴的方式,及时制止了这项漫长的计划。


第二年,万历九年(1581)五月,张居正病倒了。病情来势汹汹,但无论张居正如何乞求,皇帝就是不放他退休。


在张居正去世前九天,皇帝加封他以太师衔。这是文臣中至高无上的官衔,在明朝二百年的历史中从未有人在生前得到这项荣誉。


但是,疾病很快夺去他的生命。他无法,也不想利用这项新的荣誉来增加自己的权威。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走完一生。


6


当皇帝意识到“张先生终究是会死的”之时,针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已经开始了。


年轻的皇帝从一开始的顾念旧情,到后来的逆反报复,用两年时间,清算了张先生在他少年时期刻下的印记。


张居正被定的罪名很多,但说起来就一条:威权震主


也只有这一条,才能戳到皇权的核心与痛处。尽管张居正得意之时也不忘小心谨慎,但是,只要皇帝听信了流言,就会把当年对他的隆遇与慰留,当作是被张居正情感洗脑的结果,通通不认账。


万历皇帝的最后一丝皇恩,体现在顾念张居正效劳多年,恩准免于开棺戮尸的说辞里。


政治何其冰冷无情!


22岁的万历皇帝,已经“出师”了。


悲剧的是,正如黄仁宇所说,“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


张居正当国十年的家底,只够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糟蹋半个世纪。到崇祯十三年(1640),明亡前四年,张居正家族才获得全面平反。


江河日下,国破家亡,崇祯皇帝无限感慨:“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


世间已无张居正。只有庸人还在指摘张居正的道德瑕疵。


最后,谨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那些诋毁张居正的人: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