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陈子昂,字伯玉。生于公元661,卒于公元702。
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679年,高宗调露元年。18岁那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
682年,永淳元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在长安街头,千缗买琴,大摆宴席,在宴席上摔琴,随即给众人分发诗作。陈子昂在长安引起轰动,一时京师哗然。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684年,文明元年,进士及第。
武则天上位大造舆论,洋洋洒洒写了《谏灵驾入京书》、《神凤颂》、《上大周受命颂表》,支持武则天,被提拔到右拾遗。
696年,契丹反叛朝廷,攻陷营州,建安王武攸宜奉命出征,陈子昂受命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行。
陈子昂北征,积极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的分裂战争,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武攸宜采纳,却被斥降职到军曹。
699年,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曾经提出了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陈子昂被人们称为“诗骨”。
代表作: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感遇诗》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2.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
人物关系:
父亲:陈元敬(名门之后、蜀中大隐之一。曾拜文林郎,好神仙之术,居家四十余年。慷慨仗义,见义勇为,仁慈果敢,对陈子昂人品、学识影响甚深。)
母亲:不详
引用文献
1.周嘉惠. 陈子昂的“兴寄”理论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1992
2.彭庆生注释,彭庆生.陈子昂诗注
3.葛晓音.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文史哲》,2011
4.杜晓勤. 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96
5.韩理洲. 陈子昂研究.《陈子昂研究》,1988
感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诸葛学堂”!
特别声明:此文为“诸葛学堂”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