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原本计划扩大水师规模,尽快重建此前受国内战乱和海外倭寇*扰的海防,但受限于王朝初期财力和人力有限,他的计划并没有很好落实。直到1403年,明朝永乐帝登基,大将李彬统领海防事务后,海上力量才得到了真正强化,先是1408年秋在钦州重创了安南(现今越南)海寇;又在第二年于青州和金山(分别是如今的山东省和江苏省一带)歼灭大批倭寇。除了海上军事行动以外,此时还有一内一外两个船队活跃在明帝国的版图与野心之中,一个是驻扎在长江口的运粮船队,负责为皇城运送粮食;另外一支,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郑和船队。
“橄榄树”
1403年,也就是永乐帝登基的第一年,便陆续开始派遣使臣前往东南亚诸国、日本和印度,宣告其登基事宜,并表示要与各国恢复外交、商贸联系,郑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他史无前例的航海事业。
虽然明史中对于郑和出海的具体动机和目的并没有留下太明确的官方记录,但人们推测大致可能有以下四个原因:
1、与当时贸易比较发达的印度洋沿岸建立联系,树立自身存在感。
2、在海外扩大明朝的势力与威望。
3、永乐帝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权后,担心建文帝像曾经的部分南宋官僚一样逃往海外,所以派郑和借着出航,寻找其真实下落,以绝后患。
4、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顺便给皇帝从国外寻找奇珍异宝。
明成祖朱棣
每次远航,郑和都是现在应天府接到命令,然后南下到达福建,在当地接管主力舰队,“福船”也因此而得名。郑和船队的规模一般在40到62艘不等,随行人数则相对保持在28000名的数量上,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在中途当然要经过数次靠岸补给,行至东南亚时,当地接待这只船队的,就是同样来自华夏大地的前朝老乡们。
南宋末年,到元朝统治时期,受战乱和外族压迫之苦,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波“移民潮”,其中南宋政权的文武官员大都是出国寻求庇护;商人希望保住财富;老百姓更多则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出外寻找生计。大量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汉人从此定居海外,并形成了本民族的生活聚集区。
这里特别提一下,在巴林冯(现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一带),一位叫做梁道明的原我国广东汉人,凭借其威望和实力,将当地港口改名“旧港”,建立起庞大的华人聚集区;在临近的东爪哇岛,还有名为“新村”的华人聚集地,共有千余户人家,村主来自广东,据记载“各处番人多到此处买卖。其金子诸般宝石一应番货多有卖者,民甚殷富”。类似上述东南亚沿海及其岛屿上的华人聚集地,为郑和出航提供了物质和文化上的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