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几十条大船载着成千上万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出去了,这些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军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他们途径现在南洋群岛的主要国家,一直抵达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附近。其规模和范围,是史无前例的。
郑和下西洋情景图
西洋是指哪里?明朝,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针,指南针又分东洋指针和西洋指针,所以在地理上就有“东洋”和“西洋”。西洋是指现在的印度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中国人到西洋,并不是从郑和开始的。早在公元以前,秦朝的政治力量已达现在的越南地区。汉武帝的时候,现在的东南亚不少地区,已经同汉朝有诸多往来。
郑和
为什么是郑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攻打云南。在战争中俘虏了不少人,郑和便是其中之一。他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后来做了太监,分给明成祖朱棣。郑和跟明成祖出去打仗时,表现很勇敢,深得明成祖的信任。并且,当时西洋的许多国家信奉回教(现在的伊斯兰教),而郑和也是个回教信徒(他同时也信仰佛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朝拜过麦加。麦加是回教的第一圣地,回教信徒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到麦加去磕一个头,凡是去过麦加的人就称为哈只。选派郑和到信奉回教的国家去就可以减少隔阂,方便办事。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要下西洋?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他继位以后,听信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要把他的叔叔们(明太祖封的亲王)的力量消灭掉。于是,下令解除了一些亲王的军事权力,有的被关起来,有的被废为庶人。燕王朱棣便起兵反抗,经过几年,一直打到南京。此时,宫里起了火,把宫里的人都烧死了,尸首都分不清是谁。最后,虽然燕王朱棣就夺取了他侄子建文帝的帝位,但是也留下了建文帝到底有没有死的疑案。假如建文帝没有死,那么,他就有可能重新组织军队来推翻明成祖朱棣的统治。因为明成祖朱棣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他的军事力量只在今天从北京到南京的铁路沿线上,其他地方还是建文帝的势力范围。因此,明成祖朱棣得想办法弄清楚建文帝的真实情况。于是他派了户科都给事中胡濙,名义上是到全国各地找神仙(当时传说有一个神仙叫张三丰),实际上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另外,明成祖听说建文帝不在国内,从海上跑到国外去了,所以他在派郑和下西洋去打探消息。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完全准确的,据《明史》记载,胡濙每次找建文帝回来都向明成祖报告。公元1423年,胡濙最后一次向他报告时,明成祖正在军中,胡淡讲的什么别人都听不到,只见他讲了以后明成祖很高兴。历史学家们认为,最后这一次报告,可能是说建文帝已经死了。而郑和下西洋一直到公元1433年才结束,所以准确地说,郑和下西洋其中一个目的是要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但并不是主要目的。
- 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明朝,经过洪武年间采取发展生产的措施以后,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积扩大了,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随之而来的是,对国外物资的需要也增加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主要是香料、染料。像胡椒就是从印度来的,还有其他许多香料也大多是从西洋各岛而来。明朝以前,我们的先人常用的染料是草木染料或矿物质,譬如蓝色是草蓝。这样的染料价钱贵又容易退色,老百姓买不起染料,只好穿白衣服,所以古人说“白衣”、“白丁”指的是平民,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进口染料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一方面是消费品,主要是珠宝,这是专门供贵族社会特别是宫廷里享受的。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十分严的,其主要原因是怕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余力量在沿海一代崛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迫使国家不得不通过官方的组织,进行贸易往来。
- 彰显国威
郑和率领当时最大、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按照力量,足以称霸沿途各国,但明成祖朱棣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彰显国威,让各国对明朝不可小觑。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程再次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用计诱骗郑和到国中,然后阻断郑和归路,再用兵五万掠夺船队。情况十分危急,郑和艺高人胆大,趁敌军倾巢而出,领随从二千人,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活捉了亚烈苦奈儿。带回国内后,明成祖朱棣并没有把亚烈苦奈儿*掉,反而将他送了回去。从此,锡兰山国成了明朝的铁杆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