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铺火龙船图片,火龙船图解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17 13:01:43

安铺镇

抗战炮楼在安铺的一些村庄保留下来的历史产物,其中在安铺西南部与遂溪界炮镇毗邻的下三墩村有一座。它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村的中心位置,现况:面积约20平方,没有楼顶,墙体厚80公分,墙的高位还开着探望小窗,门口右侧的墙上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廉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三墩战斗旧址 时间 一九四八年 公布时间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 廉江县人民政府立”。里面长满杂草杂树,东边墙体上被车辆划下了深深的旧痕,门口侧边堆着柴草,一座落魄的废墟的样子,与碑上刻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得格格不入。听老人说:“开始建好时候有三层的,站在楼顶可以看到茫茫大海的,后来八年抗战胜利了,政府就要求拆上面的两层,现在只留下一座无顶的废楼,真可惜啊。”

安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坐落镇内,占地约三十亩,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现为安铺镇群众平时运动和休闲的好去处。

文阁

文阁又称文笔塔,坐落于镇区西面,南岸之上,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原高三层约八丈,后被毁。现塔高七层约33米,为1993年由社会各界人士捐资重建。

玉枢宫

玉枢宫,位于安铺镇西街,座南向北,内供北帝雷神、白马大帝。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宫为砖木结构,高约6米。墙塑壁画,檐饰琉璃瓦,拜亭柱上刻有人物鸟兽图案,梁架、斗拱上装饰有浮雕,构思巧妙,美观大方。是县内不多见的仿古建筑。

历史文化

雷神诞期

安铺火龙船图片,火龙船图解(5)

安铺镇

雷神是安铺镇玉枢宫内供奉诸神之一,正月二十八日乃雷神诞期。钟喜焯编的《重修石城县志》载: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安铺游神最形热闹。是晚游灯更为辉煌,每枝灯可载火百余盏,制成人物鸟兽,配用机器均能举动如生,省会各处多不及也”。每逢神诞,由筹备庆诞的首事发动居民募捐和从圩捐收入中筹集“庆诞”经费。届时,田间游神,晚上游灯。游神,以雷神为主,各街境神伴游,神轿达10多乘,香烛焚于轿前,神童、道公随于轿旁,大型三角彩旗引路,香案台摆满香烛宝帛,拜神品台摆置烧猪牲仪,多达数十台,还有锣鼓花架、狮子班、舞龙等,队伍长达数里,热闹异常。晚上游灯,尤为热闹,大型花灯每只可载灯百余盏,有走马灯、盘转灯、长灯、短灯、方灯、圆灯、扁灯、梭灯、小型物灯等,各种各样,五光十色。各街组织十来岁孩童,每队30~50人,身穿各色长衫、马褂,头戴帽子,脚穿白鞋,手举龙灯、凤灯。马灯、兽灯、鲤鱼灯、鲳鱼灯、龙虾灯、螃蟹灯、桃子灯、柑子灯等物灯,种类繁多。锣鼓架上,装上各色彩灯.锣鼓乐手齐奏“六国封相”乐调,入音座前,高擎各色引灯,音乐大师领奏“迎春花曲”。商户、居民门上,亦张灯结彩。是晚,全镇处处皆灯,欢乐声、锣鼓声、弦歌声、鞭炮声交杂一起,响彻安铺上空。此外,还请大戏(雷剧)三班庆诞,相互竞演三至五晚。“庆诞”期间,镇外、县外来安铺观灯、看戏者,人山人海,不计其数,商店、居民家庭,挤满亲朋戚友,旅馆、店铺床无虚席。建国后,安铺雷神诞期游神已彻底废除,但游灯习惯仍有。

安铺镇八音

安铺火龙船图片,火龙船图解(6)

安铺八音铺

八音是古镇安铺的一种古老艺术,已有80年的历史。“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安铺音乐爱好者李元明秀才对古代“八音”整改创新,采用本地特色的民族乐器:手铃、小扣锣、小钱、木鱼、清磐、煞板、小鼓各1个,横萧、洞萧、大筒各一支,高胡、二弦、三弦、沉胡、琵琶各1架,椰胡、月琴、秦琴各2架,共21件,以当地传统的民间音乐曲调《报春来》、《小桃红》、《浪淘沙》等为协奏曲。“八音”队由21人组成,上街游行时,每人手执乐器1件,列队而行。人人身穿长衫马褂,衣冠楚楚。操音响者行在前,弄萧琴者随于后。各种乐器均缀上五彩带、丝带、绒球,五彩缤纷,蔚为壮观。行进间,姗姗举步,徐徐而行,音韵飘逸,萦回长空。街道两旁,观者如堵,男女老少,欢欣鼓舞。每年元宵佳节及端午龙舟竞渡之时,“八音”队均出队演奏,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传说故事

九洲江传说

很久以前,本镇常遇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长,人们连树皮草根都吃光了,饿死了不少人。 有个名叫赖九洲的青年,天天到处寻找水源,找不着,心里很着急。一天夜里,九洲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在入云山上有个宝贝,如果谁能取来埋在地下七天,再取出来吞进肚子里,就有水了。可是他自己……”老人没有再说下去。九洲梦醒过来,思量一番,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想:不管怎样,我一定要找到水。

天亮后,赖九洲便告别年迈的母亲,带着干粮和一把钢叉,向着入云山走去。他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越过八八六十四条山涧,爬上九九八十一座峭壁,终于来到了人云山下。他抬头一看,只见山上有颗刻着水纹的宝珠,闪闪发光,旁边有一个水兽和一条火龙把守着,周围还有很多人骨头。九洲不顾危险,悄悄走近去,乘水兽不备,用钢叉把它刺死。火龙一见,立即吐出烈火,烧着了九洲的衣服。九洲忙把衣服脱去,又跟火龙搏斗,终于把火龙刺死,获得了宝珠。

九洲取回宝珠,按照老人的话把宝珠埋在地下,七天后取出来吞下肚。当天夜里,人们听到大地一声巨响,走出来看时,只见一条大江横在村前,大家欢天喜地,立即引水灌溉田地。禾苗复苏了,万物得救了,而九洲却粉身碎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九洲,把这条大江叫九洲江。

三点会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鸦片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疯狂肆意入侵中国,分割瓜分我国领土。清政府腐败无能,投降帝国主义;同时加强对内镇压和剥削老百姓,激起了以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为领导的农民起义。清朝政府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镇压太平军,造成太平军起义失败。其后太平军化整为零,潜入地下活动,发展力量,伺机待发东山再起。广东各地群众成立的三点会,就是太平军失败后继发的地下组织,并进行秘密活动。 1897年,地处粤西九洲江畔的廉江县农民运动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安铺镇随之成立了三点会,当地群众秘密进行地下活动。

安铺火龙船图片,火龙船图解(7)

洪秀全

安铺西街有一间“芝草”山药店,店主名叫刘芝草,花号:吉六,是一个“独眼龙”,又是一位疏财仗义的江湖医生。擅长外科、疮疥、眼科。他的药店也是优待过往客人歇脚的地方,往来南北客人非常尊敬他。由于刘芝草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信,老百姓一致推举他为“三点会”领袖,后来成为三点会最有威望的人物。参加三点会的会员都是来自贫苦的社会低层。当时三点会是具有宗教色彩的秘密帮会组织。会员入会仪式是极其庄严肃穆的,在“过洪门”的时候,会场当中放一张四方台,方台的四个脚分别写上“反清复明”四个大字,“反清复明”是三点会的斗争纲领和政治口号。方台上置一斗谷,谷斗中插上五色旗。三点会的*“老披”(注:首领)坐于台上,面向台前站着的会员群众。老会员手持刀枪站立两旁,新会员由会场中间四肢伏地爬行到台前时,即有一名首领发问:“你敢不敢*满清皇帝?”“敢”来者不惧,随声应道。接着新来的人还须如实交待是否做过坏事错事。经“老披”认可后,即从台下爬过“洪门关”,被正式批准加入三点会;成为三点会会员,与他们结拜兄弟姊妹了。“洪门”其实取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姓,也即通过洪秀全的革命门下的意思。“洪”字部首为三点水,因而用其命“三点会”。洪门会还有密语暗号,方便隐蔽活动,首领叫“老披”,会员的担保人叫“保舅”,文官叫“流芝”,武官叫“铁板”,女会员叫“花鞋”,灯叫“孔明”,开会叫“放台口”,开大会叫“开总台”,与不相识的会员接头,一头问:“你是谁?”,另一头应答:“我是无尾羊”;反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我!。”这样“羊”与“我”便合成一个“义”字。有隐语便于他们秘密活动。每个会员都备持自己的武器装备,如匕首、双刀、马刀、三叉或火药器械等。三点会秘密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晚上,纪律甚严;凡有三点会组织的村庄,盗贼恶霸都不敢胡作非为,群众很安全,生产积极性便大大提高。当时到处都有三点会组织,大大震惊了土豪劣绅和反动政府官吏。他们加强组织力量镇压三点会。反动当局在安铺有把总、安铺讯台、安铺电报局。他们联合组织团勇几十人长期驻在安铺圩关帝庙,常到各村庄搜捕三点会成员,白色恐怖笼罩各地。

安铺火龙船图片,火龙船图解(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