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虽退,但唐王朝的尊严无疑受到了折辱。其后朝廷元老萧瑀等人就请教李世民,为何不趁将士们蓄势待发之际,与突厥人*个痛快?
对此,李世民给出了解释:
其一,自己亲临渭水,一是要以疑兵之计震住对方,二是要在阵前一察虚实。经过他的分析,“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也就是说,与突厥人开战,并不是唯一选项;
其二,为何不趁对方决心未定时主动出击呢?
首先,“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自己刚刚即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况且大唐久经战火,官民疲敝,急需休养生息;
其次,若真的开打,唐军虽能依靠主场之利获胜,但也是“*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还会与突厥接下梁子,对方携马匹之利来去如风,中原则从此永无宁日。
所以最佳的应对方式是“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志得意满的突厥人自然会降低戒备。其后大唐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时,给他们以致命一击(《资治通鉴·唐纪七》):
团结一心、励精图治,贞观初年,大唐生机勃勃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但要休养生息,其实并不容易:
经过隋末的战火洗劫后,曾经繁荣富庶的中原一片残破,人口由隋炀帝年间的890万户锐减至300余万户;
李世民即位时,大的战争虽不再爆发,但仍有流民四处占山为寇,社会生产并未完全恢复;
自然灾害不断,公元627年,洪灾引发关中大饥荒,米价暴涨;公元628年,蝗灾、大旱一同肆虐;公元629年,洪水再度来袭。天灾接踵而至,饥寒交迫的百姓甚至不得卖儿卖女换取食物。
这样的场景何其眼熟:隋炀帝在位时,正是因为远征高句丽引发的后勤灾难,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一度富强到令人瞠目的隋王朝因此轰然崩溃。况且,此时大唐的国力,根本与隋朝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如果不能度过这些难关,别提灭突厥的雄心,就连唐王朝内部,都有可能爆发摧毁性的危机。可以这么说,几乎从即位之初,李世民就无异于身处寒冬之中。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合格的君主:
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公元626年,在谈到为何各地多盗贼时,李世民认为: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民之所以为寇,主要是被官员所逼;若循规蹈矩无活路、铤而走险方苟延,谁还会做良民?因此,若要治民,先正自身,唐太宗不依靠严刑峻法,致力于“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主食有馀”。几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任人以才。身在帝王的位置上,对于权力的绝对支配,总会吸引到一大批趋炎附势之徒投其所好;但李世民坚持“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前任太子李建成的亲信魏征,常年致力于挑刺,以至于时常在朝堂上经常怼得李世民下不了台,却被尊为官员的楷模;
赈灾不遗余力。洪、蝗、旱灾,体现到最后都是老百姓的肚子问题。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除了及时免除灾区的赋税徭役外,唐朝廷一手积极开仓放粮,一手组织百姓前往其他地区就食;同时,对于那些卖儿卖女的家庭,由官方出钱将这些儿童赎回,并归还给他们的父母。因此,虽然连年灾难,当时的大唐上下仍团结一心,社会空前稳定。
忘战必危,加强练兵。李世民出身军旅,身居皇宫之后,仍时常组织数百名将士在显德殿的庭院中练习射击,并且亲自考核,视实际表现予以奖惩。对于以不安全为由进行劝谏的官员,李世民表示:
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可见他随时惦记着突厥人。就这样,李世民即使待在皇宫中,也训练出了大量的精锐将士。皇帝如此尚武,民间的风气自然随之强悍。在这几年中,大唐一边休养,一边积蓄实力;而老对手突厥,可就没这么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