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以地下水补给的盐湖,柴达木盆地盐湖生产的有利条件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2-17 01:06:34

溶洞。图/视觉中国

这里还有形态各异的“盐花”,因为成分、时间等条件不同,盐晶体往往会结合成不同的形态,有的像珊瑚,有点像楼阁,有的像动物,千变万化。最有趣的是,当这些已经结晶的盐分再次遇到水时,它们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潮解,然后随着干燥重新结晶,于是,这些盐花常有不同,时时新鲜,而它们的组分却又往往来源于古老的岩石,如此,这里时刻上演着古与新的碰撞

柴达木盆地以地下水补给的盐湖,柴达木盆地盐湖生产的有利条件(13)

像雪霰一般的盐粒。环境相对潮湿,盐粒表面有部分潮解,未结成更大的聚合体。图/图虫·创意

可以说,在茶卡盐湖,万岁的湖泊加上千万岁的岩石里溶出来的盐分,与比46亿岁地球还老的天空和太阳相互对望,甚至通过“镜子”重叠融合,这是地球的浪漫。

柴达木盆地以地下水补给的盐湖,柴达木盆地盐湖生产的有利条件(14)

盐的馈赠

茶卡盐湖的盐,是可以吃的!(当然,不宜生吃)

人类离不开盐,盐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必需的物质。而茶卡盐湖,最盛产食盐(氯化钠含量高达97%以上)。

茶卡盐湖存有地表湖水,所以它的盐盖没有因为长期暴露在外而变硬变厚,如此只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非常方便,而且这些盐粒大、味正,质量上乘,故而远在青铜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的痕迹了。

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开采食盐颇盛,他们经商贩盐,在此定居。现在的云南景颇族,就是来源于羌人的一支,“景颇”在羌语里即意为“挖盐的人”。羌族中有一个好玩的习俗。我们常说“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古代,南方人会砍下竹子,在大年三十点燃,以噼啪炸裂的巨大声响求取祛邪迎新春的效果。而在少有竹子的茶卡,古羌人就会“爆盐”——“爆盐”用的盐必须是茶卡出产的大颗粒盐,盐粒越大,爆炸声越响,真可谓是因地制宜。

柴达木盆地以地下水补给的盐湖,柴达木盆地盐湖生产的有利条件(15)

茶卡盐湖的盐颗粒较大。图/视觉中国

古丝绸之路开通后,茶卡盐湖成了进疆入藏的要冲,用以补充商旅们漫漫长路上所需的盐分。汉武帝和王莽也曾分别在此设职、立郡,试图控制盐的出入。

宋元时,成吉思汗率大军策马西征,见茶卡山川秀美,就将一支部落留在此地,借盐湖繁衍生息,直到现在蒙古族仍是这里的常驻居民。后来,蒙古族中出现了祭拜盐湖女神穆瑶洛桑玛的习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

柴达木盆地以地下水补给的盐湖,柴达木盆地盐湖生产的有利条件(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