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经济鱼类。图/味库海鲜
那时,文献中对带鱼、大小黄鱼、墨鱼等经济鱼类的捕捞量的描述是“数量甚丰”。后来,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机帆船和尼龙网的推广普及,带鱼的捕捞量更是进一步上升,以致于大跃进时期,人们都以为带鱼是永远都吃不完的。
由于产量巨大,沿海地区无法消化,加之带鱼内脏少,很适合冷冻保鲜,易于存储运输,所以国家开始将冷冻带鱼销往内地,并将其作为福利发给各地的厂矿职工。正因为长期半卖半送、源源不断地往内地运带鱼,久而久之,人们对它也不再陌生。
▲ 冷冻排盘的整条带鱼。图/味库海鲜
这也就是东北人对带鱼的感情格外深的原因:一是冬天的温度足够低,天然有利于储存带鱼,二是大量的国有单位,让众多东北人的童年中,都多了一条父母带回来的冻带鱼。
上个世纪7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四大经济鱼类的捕获量急剧下降,野生大、小黄鱼到现在已濒临绝迹,墨鱼也难以形成鱼讯。
为了保护带鱼资源,国家80年代开始建立休渔制度,使得带鱼汛成为四大渔汛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最大渔汛,带鱼也因此得以保留它的“平民属性”。
吃带鱼,各地自有绝招虽然,带鱼的巨大捕捞量让它变得“平易近人”,但它流行于餐桌并长盛不衰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它的好味道。
被捕捞前的带鱼,是海底名副其实的“猎手”,牙齿尖利、性格凶猛,大到乌贼、毛虾,小到甲壳类、小鱼都照吃不误,甚至连同类,饿极了都会咬上几口。
▲ 带鱼,其实是一种很凶猛的鱼。图/味库海鲜
《海错图》中介绍带鱼,就画了一幅“带鱼相食图”,钓上来的带鱼,一条咬着另一条的尾巴,一钓就能钓一串。
因为需要快速游动猎食,带鱼进化出了一副没有阻力的带状身材,肌肉尤为紧致,满满都是蛋白质,加之其食肉的特性,让它们的体内储存了大量的风味物质和脂肪,吃起来更香!
▲ 肥厚饱满的带鱼肉。图/味库海鲜
在寻常人家,带鱼的烹饪完全没有门槛,简单粗暴地炸一下就很好吃。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写的《五杂俎》中记载带鱼为“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所以,带鱼虽不是什么上得了宴席的名贵鱼,但一点也不耽误它成为普通人家的美味佳肴。
1959年,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曾编辑过一本《带鱼食谱》,各路厨师集思广益,发明了64道有带鱼的菜,如带鱼蟹斗、吐司带鱼、八宝带鱼球、虾仁带鱼、铁排带鱼、台拖带鱼、带鱼镶菜心、蛤蜊带鱼脯等,看名字都是些费时费力的宴会菜肴,上海餐饮协会还曾试过举办带鱼宴。
由此可以看出,带鱼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在海边鱼乡还是在内陆腹地,无论是在寻常巷陌还是大雅之堂,带鱼都能成功地“入乡随俗”,并在各地的餐桌上,上演丰富多彩的美食形象。
01 舟山:带鱼的“老家”
中国沿海均产带鱼,以东海产量最大,其中浙江舟山就是最主要的捕捞渔场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带鱼捕捞量达387968吨,几乎撑起了全国带鱼捕捞量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