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鏊子烙馍,咱河南人吃不够的美味儿‖老家许昌
文‖郑永强
“烙馍省,蒸馍费,想吃锅盔卖了地。”不知道这是哪朝哪代哪辈人传下来的许昌民间俗语,但细细想来,也确实有意思有道理。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想吃啥“馍”买啥“馍”,或者做啥“馍”,谁也不会再考虑或“省”或“费”或“卖了地”的事儿,可过去生活困难时期的人却没有这么方便。
小时候,我家就经常烙馍吃,这可是咱河南人吃不够的美味儿,现在想想还是馋得直流口水。
那时,母亲支起铁鏊子,坐在案板前,把鸡蛋大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洒上面醭,揉揉搓搓,小擀杖儿在面团上转了一圈又一圈。
转眼功夫,一张薄薄的、圆圆的、软绵绵的、亮闪闪的像绸缎一样的烙馍,不大不小,不偏不倚,轻飘飘地贴在了鏊子面上。
老祖母翻馍是“内行”。她像一尊观音菩萨,盘腿打坐在蒲团上,左手往鏊子底下续着柴禾,右手拿着“翻馍批儿”,不停地翻着,一正一反,一张烙馍带着满身虚腾腾的泡泡,静悄悄地飘到了馍筐里。好吃,真好吃。
遇到阴雨天烙馍,柴禾潮,光熰烟,没火苗。老人家对着鏊子底下的柴禾用力吹,火着起来了,一股浓烟把她呛得咳嗽起来,眼泪鼻涕直往下流,可是,她双手还是不停地忙活。
记得是1975年8月,舞阳、郾城、襄城、临颍、漯河、鄢陵等地遭遇洪涝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生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男的用高粱杆儿织箔,用杆草(谷子杆儿)积草苫儿,支援灾区搭窝棚。女的烙馍,十几面鏊子,十几张案板,几十号人集中在生产队的仓库大院里。
“沙场秋点兵”,像校场比武打擂一样,烙馍大军出现了一个热气腾腾轰轰烈烈的比赛场面。政治队长来往穿梭其中,高声喊着“抓革命,促生产,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革命口号,为烙馍的女人们鼓劲加油。女人们一边烙馍,一边说笑,比赛看谁烙得又大又圆,比赛看谁翻得又快又好。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戴着一副老花镜,一人烙,同时供两面鏊子。烙到高兴处,用小擀杖儿挑着一张烙馍,背对着鏊子,看也不看,像降落伞一样,滴溜溜一下,又稳又准,正好降落到“目的地”,赢得一片叫好声。
那活泼激烈的场景,如果再奏着《南泥湾》、《延安大生产》的乐曲,这些农村老太太烙馍时那优美潇洒的身影、轻快麻利的动作、自然娴熟的技巧,完全可以和现在穿戴得花红柳绿、涂脂抹粉跳广场舞的老太太们相媲美。而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勤劳农民本色,更显得亲切、朴实、感人。
邻居家有一铁鏊子,是五八年“大炼钢铁”时的产物。那时,公社成立铸造厂,一座小炼铁炉铸铁锅铁鏊子。他老爹当时在铸造厂上班,买回这面鏊子。
如今,老两口已年近八十,还经常用它烙馍。有时候烙“好面(小麦面)馍”,有时候烙(玉米面、红薯干面、黍秫面)饼子,有时候烙葱花油馍。二月二用蜡脂油摊煎饼,三月三搨菜馍,六月六烙芝麻焦馍。
几十年火燎烧烤,油煎烟熏,这面铁鏊子不生锈不起层,乌黑发亮,“旧貌换新颜”。烙馍时,老太太烙,老头子一边烧火一边翻馍,配合默契。这原始朴实透着高雅韵味的劳动情景,让人看着既可笑可亲又觉得很有趣!
俗话说的“烙馍省”有啥道理呢?我认为:一是省时省力省面,快捷方便;二是告诫后人“过日子比树叶还稠”,要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不能大吃大喝,更不能铺张浪费,奢靡浮华,“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
【作者简介】郑永强,原许昌县陈曹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热爱文学,曾公开发表文章数篇。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