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exels
咖喱是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地区菜肴中调味酱的统称。它由五花八门的香料混合而成,常见的几种有丁香、姜黄、香菜籽、孜然、小茴香、姜、胡椒、辣椒、肉桂、豆蔻等。
图源京东--上海外文图书专营店
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Lizzie Collingham在《Curry: A Tale of Cooks & Conquerors》(译为:《咖喱:厨师和征服者的故事》)一书中追溯了它的起源:「咖喱,其实是欧洲人强加于印度饮食文化的概念。」。这句话,可以从英国殖民印度说起。
"咖喱(curry)”一词的出现与泰米尔语中的 “Kari” 有关。印度最初以食膻味极浓的羊肉为主,然而单种香料并未能祛除其膻味,故便以多种干香料粉末组合而成的浓汁来烹调。
真正赋予“咖喱”之名的,是登陆印度的英国人。英国人将泰米尔文中的kari英语化,让这种复合料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C&B早期咖喱包装
1810 年,一家名为 Crosse&Blackwell的英国公司化繁为简,从成千上百种印度酱料里选用姜黄、胡椒、郁金等香料定制了一个标准配方,并且将其命名为“咖喱(curry)”,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做出民用咖喱粉的公司,并在商业上大获成功,是今天“咖喱”的原型。
咖喱口味的区分咖喱通过不断的发展,改良,形成属于当地的独特口味。从大方向上来了解几个咖喱主产地的不同风格,具体购买建议在文末,着急的宝子们可以自行拖动进度条。
日式咖喱明治维新(1860 年代开始)后日本结束两个多世纪的锁国政策,开始与外界交流。葡萄牙商人、英印官员和传教士纷纷来到日本,也顺便带来了咖喱。与日本的米食文化结合,香滑浓稠的咖哩饭深受日本人的喜爱,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国民级别美食。
起初,咖喱是日本上流社会的高级食品,不久后军队和学校开始引入咖喱作为日常饮食。到了20世纪中叶,方便的日本咖喱面糊和佛蒙特咖喱块等即食产品问世,使得咖喱更加普及。
据统计,日本人平均每周会享用约1.5次的咖喱。
日本街头的咖喱店,图源pexels
日本咖哩一般不太辣,和日本人清淡的饮食习惯有关,加入了很多增稠的食材,比如果泥,奶油,面糊等。制作时,通常包括将肉类(多为鸡肉或牛肉)与胡萝卜、洋葱、土豆以及咖喱糊或咖喱粉一起炖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