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珍波椰”到生鸡蛋,奶茶的“小料”越来越像主料了
节目截图
文 | 《财经》实习生 刘嘉欣
编辑 | 余乐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很多人吃了粽子,还有很多人喝了奶茶——粽子味儿的。根据上观新闻的报道,2022年端午假期,上海的粽子奶茶销量是上年同期的4倍。
大半杯糯米,配上些水果,再加上几片粽叶,又好看又管饱。不过,这些粽子味儿的“奶茶”里大多没有茶,甚至有些连奶也没有。有些茶饮品牌干脆撕掉了奶茶的标签,直接换上了更准确的名称:糯米饭。
不知从何时起,奶茶里的“小料”种类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大,逐渐喧宾夺主,让奶和茶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
“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奶茶粥’,但他们就是喜欢。”王拉芳是一名小红书美食博主,打卡奶茶新品就是她的工作之一。她告诉我们,最近一两年的风向就是大家很喜欢“奶茶粥”的形态。博主们在探店的时候都会故意多加一些小料来拍照,这样拍出来的图比较好看。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喝”奶茶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喝水,还是在吃饭?
奶茶是怎样一步步“堕落”成八宝粥的?
喜茶2022年端午节期间推出的“芒椰糯米饭”;图片来源:网络
小料进化史:从“珍波椰”到生鸡蛋今年5月,茶百道上新了一款“芒果蛋蜜汁”,里面添加了可生食鸡蛋液。官方一公布,就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一阵热潮,奶茶里竟然还能加生鸡蛋?
茶百道的这个新品再一次拓宽了茶饮“小料”的边界。
一杯完整的奶茶,除了主体的奶和茶,剩下的部分就是小料和奶盖,这是现在新式茶饮的标配。如果说奶和茶奠定了奶茶口味的基调,那么小料为奶茶贡献的就是咀嚼感和乐趣感。
许多人都认为,小料的口感正是让一杯奶茶“更好喝”的关键。在整个茶饮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小料也在不断进化着,从最初的珍珠到现在的分子料理爆爆珠,就像生物进化一样,门类越来越多,各种稀奇古怪的“物种”层出不穷。
现在我们所说的奶茶,最早来源于中国台湾的“泡沫红茶”,这种茶在制作时要把奶精、糖、茶叶和冰块一起放在雪克杯中摇晃,这样顶部就会产生一层细密的泡沫。
奶茶的第一款小料就是珍珠。它和奶茶的结合只是一次偶然的遇见:1987年,台中春水堂茶铺的一名店员在喝泡沫红茶的时候把木薯粉圆加了进去,发现这种边喝边咀嚼的饮料意外得好喝,于是就把这款饮品添加到了菜单上,并且取名为“珍珠奶茶”。
珍珠之中逐渐分化出了另一个物种——波霸。据说,1988年,台南一家名叫草蜢的泡沫红茶店用了当时因为身材性感而走红的明星叶子楣的外号来兜售自家的大颗珍珠。“小的是珍珠,大的是波霸”,这种分类渐渐被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