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卤的调制方法∶将卤锅或桶盛满清水,下入猪脚、猪骨及鸡骨等,大火烧开后将浮沫打净后略煮,再放入冰糖、糖色、葱结、姜块、酱油、料酒、盐及由纱布包的红曲米、大茴、小茴、桂皮、甘草、花椒、丁香、沙姜、白芷、肉寇、山柰、罗汉果等组成的料包,小火煮约1.5~2个小时,至散出浓郁香味,将渣滓滤出后即为红卤水;如果将有色调味品除去不用,制成的则为白卤水。
红卤糖色的炒制方法:用油炒制。冰糖先处理成细粉状,锅中放少许油,下冰糖粉,用中火慢炒,待糖由白变黄时,改用小火,糖、油呈黄色起大泡时,端离火口继续炒(这个时间一定要快,否则易变苦,要掌握好,自己可以先多试几次),再上火,由黄变深褐色。由大泡变小泡时,加开水少许,再用小火炒至去糊味时,即为糖色(糖色要求不甜,不苦,色泽金黄)。
卤水的保管方法
卤过菜肴的卤汁,应注意保存,留作下次用。卤汁用的次数越多,保存时间越长,质量越佳,味道越美。这是因为卤汁内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质等成分越来越多的缘故。
1.撇除浮油、浮沫。卤汁的浮油、浮沫要经常撇除,并经常过滤去渣。
2.要定时加热消毒。夏秋季每天早晚各烧沸消毒1次,春冬季可每日或隔日烧沸消毒1次,烧沸后的卤汁应放消过毒的盛器内。
3.盛器必须用陶器或白搪瓷器皿。绝不能用铁、锡、铝、铜等金属器皿,否则卤汁中的盐等物质会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卤汁变色变味,乃至变质不能使用。
4.注意存放位置。卤汁应放再阴凉、通风、防尘处,加上纱罩,防止蝇虫等落入卤汁中。
5.原料的添加。香料袋一般只用2次,就应更换。其它调味料则应每卤一次原料,即添加一次。
附注:有了老卤后,调制卤汁则不必非用骨汤,用清水亦可,也可不加油了。
卤水制作与使用的10大要领
1.卤汤以使用时间较长的老汤为好,新制的卤汤应熬制时间长一些为宜,最好加入一些老卤以增强成品的醇厚感。
2.卤前上色去异味:原料入锅前应进行过油、焯水等初步熟处理,以尽量除去血污及异味。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及次数的增多,应及时增加调料和更换料包,保证卤制品的味道醇厚。
3.卤制时要掌握好不同品种的成熟度和质量要求,掌握科学投放原料的方法:应根据原料的不同质地和大小、投料多少与先后具体掌握,如鸡、鸭、猪肉类需1~2小时,以筷子能戳入为准;牛肉、猪肚类则需更长时间才能卤透。卤制成熟后应在卤汤中多焖泡一段时间,以使味道充分渗透到原料内部。出锅捞起后应及时抹上香油或蒜油等,以防止成品表面干燥变色,并可增加光泽。
4.卤水不使用时应在冷却后盖严。因为掉入异物或生水后容易引起卤汤变质,并且应定时加热。
5. 卤水制成后,要先卤制鸡、鸭,这样可增强卤水香味。
6. 卤菜原料要整块放入,这样容易卤透,入味,食用时再剁块、切片,装饰装盘,这样可保持肉菜新鲜可口。
7. 卤菜要冷却后再切,这样容易成形;未吃完的卤菜要置冰箱内冷藏,食用时应放入卤水里热透再食。
8.卤前预制,大部分动物性原料在卤制前都得经过预制。因为有的原料带有不少血污,有的原料有较重的异味。汆水是卤制前排污除异味的常用方法。所谓汆水,即将生鲜原料投入水锅内加热,煮至原料半熟或刚熟,捞出再卤制。特别是对异味较大的牛羊肉、内脏、野味等原料,水量要大,冷水下锅,原料随着水温的逐渐增高,内部的血污、腥味便慢慢排出,还可适量加入葱、姜、料酒等调味品以去腥增香。
9. 一部分原料为了使其卤制后色泽红润、香透里肌、味深入骨,卤制前要用盐渍或稍腌。如卤牛肉,由于原料异味重,肌肉结构紧密,质地硬实,结缔组织较多,受热后蛋白质凝固得也较坚硬,短时间内难以入味,故须用盐腌渍,即牛肉改刀后,加入适量的盐、姜、葱腌渍一段时间再入锅卤制。
10.卤中烧煮,原料进入卤锅卤制后,除了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外,关键是要掌握好卤制的火候。在火力运用上,一般是原料下锅时用大火,烧开后转入中、小火或微火,使卤汁始终保持微沸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原料制成后外熟里生、外酥里硬。如果一味用旺火,卤汁激烈沸腾,原料反而不易熟,且易使肉质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