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糖油山芋讲究的是师傅手下“细功夫”,选用红心山芋,放在涂上了一层菜油的生铁镬子里,再加水文火焖烧,并加入饴糖收膏起锅装盘。
地址:鹤园茶楼(平江路302号)
汤面饺
汤面饺从前又叫“烫面饺”,汤面饺春分上市,立夏前后落市,是典型的时令小吃。汤面饺作为苏州的传统小吃,会做的师傅越来越少,1970年以后渐渐失传。
做汤面饺,面粉要炖熟,再用开水和面,这样面饺皮才滑爽Q弹,有劲道。笋要时鲜笋,煮熟后切末,去辛辣味。老苏州还一定要折12个褶子,代表12个月,一年团团圆圆。
地址:鼎盛鲜(东中市皋桥堍)
三鲜千张包
三鲜千张包,起源于湖州,经改良成为玄妙观小吃的千张包。很多80、90后苏州人都没有听过,不过问起40、50、60甚至70后,基本都吃过或听过。
千张包的馅由火腿、干贝、开洋、球尖以及三成肥七成瘦的夹心肉组成。千张包的“百叶”要用豆汁的“头汁”制作,细薄又有嚼劲。做好的千张包,要先在鸡、骨头等“吊”出的高汤中烧熟捞起,顾客吃时再放入高汤内“热”好,放上粗山芋粉丝,撒上切细的蛋皮、火腿末、葱等。
冻鸡面
冻鸡面是苏州传统冬令面,由于制作工艺繁琐,再加上老一辈面点师隐退等多种原因,冻鸡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渐渐退出江湖。
一碗晶莹剔透的冻鸡面浇头,要选用放养的草鸡,且规定要用8个月到1年左右的公鸡。从草鸡浸漂焯水到文火“焐”等,一道道程序精工细作,要花8个多小时才“大功告成”。
地址:朱鸿兴齐门店(齐门路1号)
豆芽嵌肉
豆芽嵌肉,其精细程度简直可与苏州刺绣媲美,那么绝细那么脆弱的豆芽,竟然要将肉嵌进去,许多人别说没吃过,就连听都没听说过,总以为是文人墨客闲聊编造出来的天方夜谭。 潘儒巷“吴门人家”的菜谱上找不到,松鹤楼和得月楼的大师傅连听也没听说过。美食家蔡澜说现在已无人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