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未经处理的黄油,它的烹饪温度区间是非常小的,既要达到足够的高温产生美拉德反应,又要控制温度防止变焦。
那有没有可能把黄油进行类似植物油精炼般的处理,去除蛋白质和糖,使其达到更高的适用烹饪温度呢?
答案是——可以。
这就是法餐里经常提到的“澄清黄油”的做法,它的原理就是将黄油进一步澄清,只保留黄油中油脂的部分,去除酪蛋白、乳清蛋白,这样澄清黄油就可以达到250°C甚至做到280°C的烟点,比精炼植物油的烟点更高,高温烹饪和烘焙都不在话下。
结合一个自制的关系图,我们来小结一下(敲黑板了!)
日常我们所买的动物黄油,也就是普通的黄油,冷冻状态下是固态,室温放一段时间会软化,加热之后会液化。
经过130°C左右的加热后,水分挥发后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榛子般的风味和色泽,称为“榛子黄油”。
继续加热到150°C以上,黄油中的蛋白质焦化产生黑色色素,此时黄油烧焦,又黑又苦,称为“焦黄油”
而如果将黄油加热后将蛋白质与脂肪分离,只取黄油中的脂肪部分,则称为“澄清黄油”,这种黄油的烟点很高,可以达到250°C甚至更高,可以用于高温烹饪。
而因为普通黄油、榛子黄油、澄清黄油的风味特点和适用温度不同,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特点,正确地用到烹饪上。
如何正确使用黄油前面我们讲到了,黄油在烹饪上的细分,那么在使用黄油上,我们就要看看烹饪目的是什么,再来考虑怎么使用。
大体来说,烹饪上使用黄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用途是制作黄油酱。
这种做法是利用黄油自身的馥郁风味以及其他风味食材混合,制作成为不同风味的黄油酱,比如用于鱼类、贝类、白肉的白葡萄黄油酱、罗勒白葡萄酒黄油酱、番红花酱、鳀鱼黄油酱、青酱黄油等,比如用于红肉(如牛排)的蘑菇黄油酱、香草黄油酱、红酒黄油酱、松露黄油酱等。
这里大多是用少量黄油或植物油将其他风味的食材炒香(某些还需要搅拌),再混合软化的黄油后制作而成,等到使用的时候再稍微软化作为酱汁即可。
第二种用途是增香。
这种做法就是利用黄油变成榛子黄油时的焦香榛子风味,来为食材提供额外的坚果香气,如果在烹饪的过程加入迷迭香、百里香或者大蒜等调味品,也能进一步激发其他调味品的复合风味。
一般用量大的可以批量制作榛子黄油后再重新冷却变成固态,随时取用,也可以像之前提到的煎牛排那样,在煎牛排最后阶段,锅温冷却至130°C左右时加入黄油块,直接一步到位产生榛子黄油,并浇热食材和香料,为食材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