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很多人在吃水果、蔬菜时习惯把皮削掉,觉得干净、安全、口感好。
也有人是听说皮上有残留农药,怕吃坏肚子。看起来这是个讲究卫生的行为,但其实不一定聪明。
那些被扔掉的果皮菜皮,可能正是营养最集中、功能最特别的部分。在很多营养研究中,果蔬皮的抗氧化能力、纤维含量甚至远远超过果肉本身。
把这些直接削掉,相当于把最有用的部分当成垃圾处理了。医生说了很多遍,真正有营养的食物不一定贵,而是看你吃对没吃对。吃得对,比买得贵更重要。
葡萄皮一直被人诟病,说不好嚼、太涩、咽不下去。但问题是,葡萄真正抗氧化能力强的物质,大多集中在皮里,特别是紫葡萄、红葡萄、玫瑰香这一类。
葡萄皮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这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在抗自由基、延缓血管老化、保护心脑方面作用非常突出。
有研究指出,白藜芦醇的浓度在葡萄果肉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葡萄皮和种子才是真正的富集区。
吃葡萄只吃肉不吃皮,等于主动放弃了这部分保护作用。
当然前提是清洗要干净,最好用流动水加点食盐或小苏打浸泡5分钟以上,再反复搓洗表面。处理好了,吃进肚的就不是风险,而是养分。
茄子皮也是个容易被削掉的地方,特别是做红烧茄子时,不少人为了追求嫩滑口感,喜欢把皮切掉。
实际上,茄子皮的营养密度非常高,尤其含有一种叫茄皮素的植物化合物。它具有抗炎、抗肿瘤、调节血糖的功能。
在一项涉及892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每日摄入含茄皮素食物的人,其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更好,胰岛素敏感性也略有提升。
除了这类植物化合物,茄子皮里还富含花青素,有助于抵抗血管内皮氧化损伤,对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也有一定作用。
问题是,市面上很多人只重视果肉的软滑感,忽略了皮的功能性。吃茄子不吃皮,除了味道变化,其实也是营养价值下降的一种方式。清炒、煮汤时带皮吃,反而更有结构感,也不油腻。
苹果皮一直被当成有“农药残留”的代名词,很多家庭甚至买了苹果削皮机,就是为了每次都把皮去得干干净净。
但在实验室测定中,苹果皮的膳食纤维含量比果肉高出3到4倍,而且富含槲皮素这种强效抗氧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