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年糕:不仅好吃,还有好运!
在广东、福建与港澳台等地,美食众多,许多人慕名前往,就是为了从早吃到晚。当地人对各类美食习以为常,唯独对年糕多了一点别样的情感,因为吃年糕,更代表的是传统和传承。
▲ 潮汕地区最常见的红桃粿,无论初一还是过年,都要用到它。摄影/国军,图/图虫·创意
东南年糕一般都是“粿”这个大家族的一部分。粿可以当主食或点心,用于年节的年糕,则是其中最耗时费力的。比如福建年糕,一般叫糖粿,有红白之分,除了年夜饭要吃,祭祖时也要将年糕摆上。今天闽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自然少不了龟粿、发粿等贡品。
▲ 红龟粿,和许多食品一样,在传统年节里要先供奉给神仙、祖宗。图/图虫·创意
各种粿之外,还有加料版的年糕,配上芋头或者萝卜,清甜爽口,增加层次感。在方言里萝卜也叫菜头,发音类似发财,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年糕到了潮汕地区,就成了甜粿,腊月二十四后,为了敬神,潮汕家家户户都要蒸甜粿,舂好的糯米粉加入红糖水,上锅蒸熟,越重要的节日甜粿越大,甚至蒸10个小时都有可能。做好的甜粿可以空口吃,也可以裹上蛋液下锅煎,又香又软。
▲ 甜粿,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图/广东经济科教
梅州客家的甜粄跟潮汕甜粿看起来类似,但是寓意却有不同。在客家民间俗语有“过了天穿才算过完新年”,每年的正月二十,客家人称之为“天穿日”或“补天节”,为纪念女娲补天。“天穿日”早上,家里人会早早起来煎甜粄,“一块甜粄补天穿”,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安乐祥和。除了甜粄,颜色喜庆,看起来好似笑脸的发粄,也是过年时梅州人家的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