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系统介绍了中国—马来西亚渔业合作的现状,并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马来西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21—2025)、马来西亚国家农业计划框架下提出了具体渔业合作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中马渔业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发表于《中国水产》杂志2021年第12期,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ID:fishery1958)。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区,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面积约33.0万km²,海岸线曲折,全长3432km,大陆架面积41.8km²。马来西亚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无台风、海啸、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影响。渔业经济作为马来西亚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政府高度重视。
2013年10月,**访问马来西亚,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8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问中国,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马方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同中方加强各方面互联互通和全面合作。中马双方积极落实《关于通过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谅解备忘录》,探讨制定相关规划纲要,加强基础设施、产能、农渔业等领域合作。在该背景下,提出中国—马来西亚渔业合作建议,对于深化中国—马来西亚渔业双边合作有重要意义。
一、马来西亚渔业现状马来西亚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捕鱼类达80多种,还有种类繁多的虾蟹类和软体动物。根据马来西亚2019年度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马来西亚渔业总产量为187万t,渔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马来西亚渔业经济总体上发展潜力较大,发展速度较快。
(一)捕捞渔业
马来西亚渔业以捕捞渔业为主(见图1),2019年总捕捞量为145万t,占渔业总产量的77.7%,总产值27亿美元。捕捞产量中包括38.5%的中上层鱼类,24.6%的底栖鱼类和36.9%的虾、鱿鱼及其他鱼类;海洋捕捞占捕捞总量的99.6%。2019年,马来西亚共有5.09万艘获得许可的渔船,近84%是在近岸海域使用传统渔具和鳀鱼围网作业的船只;共有12.66万名渔民从事捕捞工作,渔业在解决就业和消除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产养殖
近年来,由于近岸海域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马来西亚政府对沿岸渔业资源实施养护与管理,并限制沿岸渔区的捕捞量等,引导渔民转移到水产养殖、食品加工、深远海渔业捕捞领域。2019年,马来西亚共有3.47万hm²水面被用于水产养殖,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围栏养殖、矿区蓄水池养殖等模式(见表1、表2)。水产养殖产量达41.18万t,其中75%来自海水养殖。水产养殖种类超过16种,海水养殖品种主要为对虾、鲷鱼、金目鲈鱼等;淡水养殖品种主要为巴沙鱼、罗非鱼等。
(三)水产品消费及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