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译者的角度,探讨了“译者隐身”到“译者主体性”的身份认同的变化;认为译者从“隐身”到发挥主体作用,为新时代的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译者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主要是热爱翻译,翻译的使命感,扎实的双语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语言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以及审美艺术修养等。
1. 译者隐身
“译者的隐身” 这一概念是劳伦斯•韦努蒂在1995年提出的,用以描述译者的地位和翻译活动。“译者隐身”就是“不可见性”,是指当代英美文化中,译者的处境与所从事的活动,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译文读者就像在读原文。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 一部翻译史》一书中开篇即引用了诺曼 •夏皮罗(Norman Shapiro)的话:“我认为, 翻译的目标就在于生产出透明的译文,最好就像没有翻译过 的译语原文一样。好的翻译就像一块玻璃。只有在玻璃上出现一些小小的瑕疵—— 擦痕和气泡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当然,理想的情况是:任何瑕疵也不该有。任何时候它都不应该引起人们对它自身的关注。” 许钧则指出,译者 “隐身”说与译作 “透明”说实际上如出一辙。译者的隐身即要求译者在翻译中逐字逐句、忠实地再现原文,做到“对等”。“忠实”和“对等”,是杰罗姆模式的主要观点,对后世的翻译有着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在西方传统译论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从逐字对译的《圣经》翻译,到西塞罗 (M. Cicero)的“作为演说家”的翻译是没有创造性的翻译;从德莱顿(John Dryden)的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 到巴特(Charles Batteux)的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绝对主人,译者是原作者的“仆人”,译者都对原作者和原文亦步亦趋,扮演着“隐形人”的角色。
许钧认为,隐身或隐形,说到底,就是要让译者“不可见”。更准确地说,译者之隐形,是与作为仆人的译者“不能独自主张”的观念紧密相连的。
译者的隐形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这就是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经常强调的三点:一是译者不要在翻译中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二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以原文的一切为依归,唯作者是瞻。
2.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在西方,译者主体性经历了从被忽视到被译者选择,再到强调译者操纵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很多影响深刻的翻译方法和流派。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后,阐释学、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文学理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维度,为译者主体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中西方翻译理论都认同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推动了译学理论的发展,也提高了译者主体的地位。
3.译者应该“隐身”还是发挥“主体性”作用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一方面具有独立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译者主题性受到原作、作者、翻译策略和目的等的影响。
陈大亮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也就是说,主体性只有在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理解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两种极端: 一是无视客体的制约性,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 二是过分强调客体的制约性,完全排除主体能动性。”可见,脱离原文的主体性是不存在的。
就翻译实践而言,无论译者在翻译中遵循哪种翻译原则,使用何种翻译策略,译者的主体地位是存在的。即使译者把自己看作“隐身人”,整个翻译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脱胎换骨的变易”(许钧,2014)过分发挥译者主体作用,过多的创造译文,也是不可取的,翻译也就失去了其最终意义。
译者应该“隐身”还是发挥“主体性”作用,应该辨证地来看待。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从文字和风格上最大程度地贴近原文,就是理想的译文。
从译者“隐身”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体现了译者身份认同的变化,为新时代的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译者应该具有更好的职业素养。
4.新时代译者职业素养
做好翻译工作,简言之,需要译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译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双语功底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感悟力和审美素养。
所谓职业道德,刘士聪说,“就是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艺术负责。换言之,也就是要真实,对自己真实,对他人真实,对艺术真实。”黄灿先生则对年轻人说,“仅仅热爱翻译是不够的。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作为年轻初学者,这直接反映在你的理解力上”。换言之,翻译工作是一种责任、一种艺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明确目标,定位自我,努力奋进,对新时代的译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译者应该以翻译为使命,热爱翻译
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文化传播方面,翻译的桥梁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加入世贸组织和综合国力日渐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翻译人员,不仅仅要把国外先进的文明成功难过介绍到国内,还要把我国的优秀文化、科技成果推向全世界,所以翻译人员肩负着不可取代的历史使命。
借用老舍先生的一段话“翻译这工作是极要紧的,但是它使我太痛苦了——顾了自己,便损害了别人;顾及了别人,便失落了自己。言语的不同,没法使彼此尽欢而散。”聊聊数语,倒出了翻译工作的痛苦与艰辛。
作为新时期译者,应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和决心,把翻译作为己任,才能对翻译知之、好之、乐之,从而使人们对翻译作品知之、好之、乐之。
4.2译者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功底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从事翻译的基础。不仅要熟练掌握译出语,而且要精通译入语。翻译是个杂家,英汉互译要求译者精通英语词汇和语法,还要熟悉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知识。一名合格的翻译不应该有语言障碍,如果翻译时译文有词汇、语法错误,翻译就无法进行了。
翻译不是遣词造句,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换,是一种艺术,需要借助一定技巧,同时遵循一定规律。所以作为译者,要熟悉英语词汇、句子、语法、风格尤为关键;而母语对于译者来说也同样重要,一是因为理解的需要,二是因为表达的需要。如果汉语水平差,汉译外时,根本看不懂原文,就谈不上翻译的问题;在外译汉时,尽管外语好能理解好原文,汉语不好的话,同样翻译不好。例如:
I’ll buy it.(Slang: I can’t understand it, please tell me.)
译为:我不懂,或我答不出(而不是我要买它)。
Now you are talking.(At last you’re saying something agreeable.)
译为:你到底说了合我意的话了(而不是你正在谈话)
你要有所戈获,则必须在学习中不断深入。
译为:If you want to gain anything, you must constantly deepen your studies.
4.3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翻译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包括相关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知识,还包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
例如对以下词汇的理解,就涵括了许多背景文化知识:Hellen of Troy(红颜祸水)、 Melapu’s herb(灵丹妙药)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honey moon(蜜月)来自民族风俗, bell the cat(自告奋勇)、 sour grape(酸葡萄)来自寓言故事, burn the one’s boat(破釜沉舟)来自历史事件。
再比如中西方对颜色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红色是我国文化里崇尚色。它象征吉祥、喜庆、繁华、热闹、漂亮等,如女子 美艳的容颜为“红颜”。
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多指血腥、暴力、恐怖、危险等,如“red ruin”指火灾;红色也常用于情感上,当某人生气时,常用“see red”或“red with anger”形容;另外,其还有“亏本”等消极意义。
4.4具有较强的语言感悟力
每一种语言都具有其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体现在其个体性、形象性、音乐性、暗示性等不同的审美特征中,这就要求译者对语言之美有很强的认知和感悟能力。能够充分吃透予以的细微区别、词语的各种感情涵义以及各类语体特色。感悟语言之美,可以从语言自身的声音、形态构成以及人的精神情感等相关联的层面入手,结合语境以及作者情感,充分感知语言的韵律、节奏、风格、情感、语势力量等审美意蕴。例如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朗费罗)的The First Snow中的句子:
The first snow came. How beautiful it was, falling so silently 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 on the mountains, on the meadows, on the roofs of the living, on the graves of the dead. 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ies of their branches.
仔细品读,就可以体会到初雪飘临,天地渐白,山峦、草地、村落、坟茔、河流、树木在雪中错落有致,明净美好,雪落无声,世外桃源之景悄然显现。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原文的声音美、节奏美、意象美、修辞美、错综美、感知美、绘画美、宁静美、意蕴美。所以超强的语言领悟力,是翻译出“信、达、雅”译文的基石。
4.5具备丰富的想象与情感
在翻译表达阶段,丰富的想象往往有助于将文本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充分领悟和挖掘到原文的审美艺术价值,为翻译的具体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温庭筠的《望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许渊冲先生翻译为:After dressing my hair/Alone climb the stair./On the railing I lean/To view the river scene. 译文体现了译者的丰富想象,充分再现了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的内心感情,淡淡的忧愁之感油然而生。
白居易语“感人深者,莫先乎情”,说的是文字是富含情感的,通过情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陶冶人。丰富的情感将使译者感受、领悟作品的魅力而进一步恰当传译。茅盾先生认为,第一,要翻译一部作品,先须明了作者的思想;还不够,更须真能领会到原作艺术上的美妙;还不够,更须自己走入原作中,和书中的人物一同哭,一同笑”。
4.6具备审美艺术修养
译者的审美艺术修养包括:译者要有较好的语言修养和文学修养,能够对原作的语言艺术和文化背景进行鉴赏、解析。另一方面,译者要对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摄影、建筑等)广有涉猎,融会贯通。
正如卢敏教授所说,“一个好的翻译应该是个‘杂家’,对语言、语法、词汇了解的非常透彻,对各行各业的知识有所了解。你不一定是经济学家,但是要了解经济学,你不一定是法学家,但是要对法律了解”。这样译者才能充分挖掘原作的美,达到理想传译原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