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为什么那么多山东人,运城人口为什么那么多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2-17 17:27:22

在科学上,夙沙部落的人们被称为沂源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1981年9月18日,山东省沂源县文物普查工作者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到土门镇进行文物考察。在该镇九会村东北的骑子鞍山根,距下崖洞南约60米处,发现一块猿人头盖骨化石。

同年10月27日和11月11日,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吕遵谔先生与山东大学、 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的考古人员,对该地点的地质、地貌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查,继而又发掘出头盖骨一块、 眉骨2块(包括大部分顶骨、部分枕骨和额骨)、牙齿6颗(左上侧门齿2颗,左右上第一前臼齿各1颗,左上第二前臼齿1颗,右上第二臼齿1颗)、肱骨、股骨、肋骨各一段。1982年5月21日,考古工作者继续探寻,在化石出土的第三地点,又发现猿人牙齿2颗,与首次发现的猿人牙齿属于同一个体。与此同时,还发现了肿骨鹿、野猪、犀牛、老虎、巨河狸等10余种共生哺乳动物化石。

运城为什么那么多山东人,运城人口为什么那么多(5)

沂源人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这样珍贵的发掘成果,在山东省是第一次。在全国按古人类进化的年代来看,属第五位;按其分布来看,属第九个地区,填补我国猿人地理分布的一个空白,对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分布、古地理、古气候和东夷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山东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沂源猿人遗址”,现已成为研究人类学起源的重要科学基地。

2020年,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的涂华博士针对沂源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涂华采用先进的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法对沂源猿人遗址的年代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显示沂源人化石的年代应该是64±8万年,比原来认为的年代往前推了二十多万年。

虽然,沂源猿人属于更原始的直立人,是不是我们的直接祖先,还是一个问号,但它至少说明了说明人类先祖至少在距今60万年前就已在山东地区繁衍生息了。而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3公里的土门镇、鲁山南侧的沂源溶洞群,也一定有过夙沙部落的人们的居住。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已有5亿多年历史。在近五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洞穴四十余个,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在从北京到山东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上,为保存古人类生存繁殖的证据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条件。

运城为什么那么多山东人,运城人口为什么那么多(6)

沂源溶洞

运城为什么那么多山东人,运城人口为什么那么多(7)

今天,沂源溶洞群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几个溶洞。千人洞也叫山东1号洞,遗址位于土门镇黄崖村西北。洞高10米,宽10-20米,深90米,属石灰岩洞穴遗址。1965年发掘出打制石器38件,有削刮器石片和核灰石器,动物化石有野猪、野马、野驴的臼齿及鹿骨等,还有大量烧土及灰烬等。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86年5月1日,沂源溶洞群鲁山溶洞开发成功。石龙洞、养神洞对外开放,游人络绎不绝。燕崖乡大贤山织女洞也于同日开放。此后,鲁山溶洞群的珊瑚洞、玄云洞、千人洞、神仙洞、灵芝洞相继开放,成了人们怀想过去、浏览溶洞风光的好去处。

在考古上,夙沙部落的文化归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龙山文化为铜石并用时期文化,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运城为什么那么多山东人,运城人口为什么那么多(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